更新时间:2018-12-08 20:37作者:王华老师
“当时大家的想法是一致的。京沪高铁建成之日,就应当是中国高铁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之时。”至今,回忆起那段岁月,高亮依然语气亢奋。
在那次双柱型端刺结构系统的验证中,中德双方的结构同时展开比拼。压力加到1100吨,中方人员紧盯着德方试验路段,只见该结构开始出现问题,端刺周边产生大量裂缝。
“早先我们做了大量的计算,预计荷载施加到1100吨的时候,他们的结构肯定要出毛病。”如今回忆起当时的情形,高亮讲得云淡风轻。
掐准德方结构何时出毛病,掐准中方结构能承受1700吨荷载,这背后,是难以想象的复杂繁复的计算。甚至,他们为了精确,把德方使用的软件都从头到尾学了一遍,完全按德国人的计算分析方式,找出德国人自己都找不出的问题。
他多次跟团队说:“我们的工作必须脚踏实地,来不得半点疏忽。”
这种责任心深深感染了团队成员。2010年,团队成员肖宏和辛涛研究京沪高铁某有砟轨道路段的项目。理论研究完毕后,肖宏再奔赴某路段做试验进行验证。
其实,合同里没要求他们一定试验,只要做好理论设计就可以,但是肖宏他们觉得,一定要通过实际来验证理论,因此不管有多困难,一定要把试验做了。
“高教授是一位与同事同甘共苦、身先士卒的带头人。遇到技术问题,我们常常一起研究到深夜。在高教授的熏陶下,大家畅所欲言,目标一致,就是把活干好。”一直与高亮并肩作战的副教授蔡小培说。
“高校的优势是研究和创新思维,在设计、施工等单位的大力协助下,我们已经解决了大量工程现场遇到的问题和难题,下一步更多要做的是产学研结合,不能光做技术咨询与服务,更要做一些能够实现产业化的技术。”高亮说。他和团队已在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安全监测监控方面深耕十余年,这一研究成果有望在智能轨道交通建设上发挥大作用。
“蓝领科学家”,又谋划了新的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