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12-08 20:37作者:三水老师
最终,试验顺利完成,双柱型端刺结构系统通过考验。
高亮没办法松懈,没办法偷懒。
这个结构,在京沪高铁建设指挥部的领导下,由高亮带领团队通过艰苦的理论攻关和技术创新为京沪高铁量身打造。它的成功与否,关系到京沪高铁能否按时完工,能否把这一关键技术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里。
工程界里,把总长1000米或单跨150米以上的桥梁称作长大桥梁。全长1318公里的京沪高铁桥梁长度约1100公里,占正线长度80%以上,其中长大桥梁比比皆是。按计划,长大桥梁与路基连接处要使用一种无砟轨道梁端锚固装置,这是一项德国铁路专有技术。
不过,在京沪高铁建造时,专家们却发现德国结构与当时的施工状况存在严重偏差,不仅造成严重的工程浪费,而且会使工期受到极大影响。然而在跟德国专家讨论此问题时,德国专家却十分强硬,一丁点改动都不允许。原来,德国专家作为当时的技术咨询顾问,拥有重大技术实施的签字权,对工程负有技术责任,德方担心如有改动,将来万一出了问题,己方要担责。
然而,想着有可能产生的巨大浪费和工期延误,中方人员心急如焚。基于此,自主研发更为科学、更为经济的技术成为了工程建设的当务之急。
高亮团队接下了这个任务。经过艰苦工作,他们精细模拟了车、轨道和桥梁、桥梁和路基的结构关系,为京沪高铁设计出国内首创的双柱型端刺结构系统。
要说服德国专家,便要在理论和试验上做好充足的准备。于是,就有了高亮和大家一起扛钢板的情景……事实证明,钢板没有白扛,新结构系统被证明更为科学、更为实用,可以更好地适应高速铁路长大桥梁无砟轨道无缝线路结构,德国专家不得不承认该技术的合理性。
这次攻关,团队研发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铁路CRTSII板式无砟轨道端刺结构,在京沪高速铁路徐州至上海段共计使用200余处,保证了质量及工期。此外,该结构还为其他客运专线端刺结构设计、使用提供了重要参考。
另外,他们花几百万元经费研究出的这项技术,仅在京沪高铁上,就为国家节约了至少2亿元。
2.最怕听见“咣当”声
“蓝领”,工作上不追求浪漫。
高亮也是如此。
在文艺青年眼中,火车行驶时发出的“咣当、咣当”声,是一种非常浪漫的声音,它代表着远方,代表着诗意。
但是,对“蓝领科学家”高亮来说,这么浪漫的声响,他是“唯恐避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