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07-23 08:18作者:王新老师
(二)改善阅读行为,优化阅读习惯
对阅读的重视,不能仅仅停留在认识上,更要落实在行动中。教师要知行统一,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能动性,积极改善阅读条件,创新工作方式,挤出更多的时间来阅读更多的图书并坚持下去,让阅读成为自己日常生活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让阅读成为自己精神生活的日常需要,由“不读书”、“读书少”变成“要读书”、“多读书”。
教师的阅读要根据教师专业标准和职业特点,结合个人专业发展的实际需要突出专业性、文化性和创造性。要努力实现“四个转变”:由“随意性阅读”向“自觉性阅读”转变;由“被动性阅读”向“主动性阅读”转变;由“知识性、记忆性的浅层阅读”向“理解性、创造性、系统性的专业阅读”转变;由独学式“个体性阅读”向共同体式“群体性阅读”转变。
(三)完善阅读机制,营造阅读氛围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图书经费保障机制,保证农村学校图书专项资金专款专用。农村学校要完善图书选购制度,保证选购图书满足师生需要、贴近师生实际,保障农村学校图书数量、质量和实用性的均衡发展;要完善图书管理制度和图书管理系统,创新图书管理方式(如师生自主管理图书馆,建立学科教师书吧等);要建立健全的善图书阅读及评价制度,定期推介读物,规定阅读数量和时间,考核阅读质量,表彰奖励先进;学校要减少不必要的检查和活动,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为教师阅读提供充裕的时间。
学校领导要率先垂范带头读书,通过组织教师读书社,培育“读书种子”,多种形式推动学校读书活动。
(李志辉系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督导研究中心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王纬虹系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