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高等教育网 > 问答 > 正文

初中生学习生活中出现各种心理问题的成因有哪些

展开

发布时间: 2021-03-25 15:58

77776次浏览

1条回答

张康泰 二级教师 2021-03-25 16:47

中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不是某一因素影响的结果,而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主要有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和学生自身因素。 1、家庭因素 人们常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孩子的行为多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心理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父母不只是孩子生命的创造者,同样也是孩子心灵的塑造者。所以说,不良的家庭教育是孩子产生心理问题的温床。不良的家庭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不完整与不和睦的家庭。第二,父母不正确的教养方式。不正确的教养方式主要有。溺爱型、放任型、专制型、盲从型、严厉型等。第三。父母的过高期望。有的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风”,把自己没有实现的愿望强加到学生身上,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压力,使学生对学习产生焦虑、恐惧、甚至厌学.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我们可以理解父母希望子女成才的心情。为了督促孩子进取,父母总是向孩子提出过高的期望,常常把孩子与周围表现优秀的人进行对比,希望孩子能像他们一样或者比他们还好,但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可能超出了孩子的能力,使得孩子难以适应,心理背负着沉重的压力;有调查发现,男生的心理问题多于女生,这也与父母对男生的过高期望有关。第四,家长自身不良的素质。有的家长自身的不良行为,往往对学生产生不良的影响,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染上某些不良习气。 2、社会因素 当今社会正处在变革的时期,由于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竞争愈来愈激烈,影响人们心理健康的因素便越来越多。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现状,是非分辨能力尚不够成熟的中学生,往往是去其精华、吸其糟粕。社会因素对中学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社会环境的影响。据调查,有些地方的一些业主为了赚学生的钱, 把电子游戏机室设在了学校的隔壁, 全天候地接待未成年学生; 街道上的许多网吧, 主要顾客就是中学生, 他们要么上网聊天, 要么玩游戏, 很少发现中学生用电脑网络查询与学习有关的资料。 (2)社会风气的影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社会上出了一些不正之风,如走后门、请客送礼、以权谋私等,在不同程度地污染着单纯的中学生的心灵,社会上不断滋长的“一切向钱看”“及时行乐”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思潮, 严重地妨碍着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影响着中学生的健康成长。 (3) 大众传媒的影响。一些文艺、影视广播、出版等部门,以 “拳头”加“枕头”的内容, 对中学生起着教唆作用, 甚至于淫秽书刊、音像制品泛滥成灾,严重地毒害中学生, 使他们心理变态, 甚至误入歧途 3、学校因素 学校因素对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形成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影响:(1)教师素质和教育艺术水平的影响。一般来说, 教师具备良好的素质, 包括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 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人格, 就能让学生尊其师而信其道, 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和积极的情绪, 否则教师就会在学生中失去威信, 学生也容易产生焦虑和厌学等多种心理问题。而且教师的教育艺术水平对学生是否产生心理问题是最直接的, 例如, 在教学中, 教师对学生如果过分赞扬, 学生就会产生骄傲和自满, 自高自大的心理, 相反, 过头的批评会使学生丧失信心, 自卑感加强, 产生强烈的不满。所以, 教师应善于掌握教育的分寸, 正确处理好各种问题。(2)学校办学方向和管理模式的影响。由于各种原因, 目前很多学校并没有真正贯彻党和国家提出的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的号召, 在“应试教育”体制下, 学校是围绕中考高考指挥棒开展教学活动的。 4、学生自身因素 中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 除了家庭、社会、学校等因素外, 还有学生自身的因素。心理学家认为, 中学阶段是个体发展的“危机期”或“心理断乳期”阶段。这个阶段正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 一方面, 这个阶段是理想、信念迅速变化的时期; 是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从萌芽趋于形成的时期; 是开始以道德意识、道德观念指导自己行为的时期。另一方面, 这个阶段又是生理迅速成熟, 而心理发展跟不上生理发育的青春期; 逻辑思维尽管发展很快, 而思维的批判性尚未成熟, 容易造成主观和片面; 情绪情感日渐发展, 但两极性严重, 自控性差, 使逆反、对抗心理容易出现。这是一个幼稚与成熟、冲动与控制、独立性和依赖性错综复杂的时期, 因此, 中学阶段, 必然是学生心理发展两极分化严重的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之一, 是处理好幼稚向成熟、童年向青年过渡的各种矛盾, 使之日渐趋于成熟化。处理不好, 必然会使中学生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

展开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