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11-28 10:57作者:李一老师
此次条例在健全人事聘用制度方面着墨最多,但从时间上看,聘用制自2002年就已经开始试行,目前事业单位聘用合同签订率逐步提高,已超过90%,但问题颇多。
国务院法制办、中组部、人社部等部门在对条例的解读中称,我国现有事业单位111万个,事业编制3153万人。以聘用制度、岗位管理制度和公开招聘制度为主要内容的人事管理制度初步建立,但还存在一些问题:聘用合同的订立、履行、解除、终止,各地做法不统一,虽然有了聘用的形式,但用人机制尚未真正转换。
虽然在此着墨最多,但远不如条例中关于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的表述更引人关注。
我国事业单位收入分配改革始于2006年,目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在吴江看来,绩效工资改革目前实施还不够平衡,有些地方搞了,有些地方还是没搞。这次的《条例》出台后,将推进工资制度改革。
但他提醒,不能将此简单理解成涨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主要是面向社会,包括和企业同类人员以及公务员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可以进行一些调整。另外还可以根据每年物价上涨的幅度和社会平均工资的增长幅度,适当地做些调整。
什么决定事业单位的工资增长?过去是财政有钱,工资才能涨。今后的增长是要和市场、绩效、平均工资、物价联系在一起。所谓正常,就是市场机制在发挥作用,原来是政府决定,现在是市场决定。
社保改革或面临财政难题
此次条例中一句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工作人员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又再一次激活了养老金并轨话题。
在一些人看来,条例中的态度已经很明确,牵涉全国3153万事业人切身利益的社保改革已成定局。
不过,他们将以何种方式切换到社保模式?养老保险如何并轨?《条例》并没有给出具备可操作性的规定。
当前,全国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有2000万左右,人均退休金每月4000元,全年5万元,全部由国家财政承担,每年支出1万亿元左右;全国企业退休人员有8000万人左右,人均养老金每月2000多元,全年25000元,几乎全部由企业在职员工历年缴纳的养老缴费支付,国家财政不承担或承担很少部分。
一旦并轨,涉及诸多具体操作技术细节问题。比如,不同类型群体改革前后,所出现的待遇差如何解决?涉及单位缴费的,是由单位筹集还是财政补贴?参保的个人也要承担一定的缴费比例,实际上就是降低了工资待遇,这部分减少的钱从哪儿补,又涉及工资分配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