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10-11 15:27作者:李天扬老师
首先在人物的引出上,教师就一开始让幼儿确立了大,中,小的三个关系,为后面分食物做准备 冯萍:请小朋友们看一看这三只碗分别是谁的呢?(说明哪只碗是熊爸爸的,哪只碗是熊妈妈的,哪只碗是熊宝宝的,分别说明为什么?),刚开始分碗,让幼儿有一个大,中,小的匹配,其次,三根一样长短的玉米,哪一根是熊爸爸的,哪一根是熊妈妈的,哪一根是熊宝宝的,为什么?(重点让幼儿认识粗细,教师可用手势表示。最粗的给熊爸爸吃,最细的给熊宝宝吃,熊妈妈的不粗也不细。)分玉米的时候就有一个难度知道粗和细,在幼儿无法回答的时候,周老师采取了用手势表示的提示,也可以提示幼儿分出大,中小的关系。
刘鹏:那么你们觉得整节活动的难点在哪里? 刘珂:分苹果的时候
刘鹏:大家都同意吗?那么在这个分苹果的难点上教师是如何把握的?是如何让
幼儿消化这个难点的呢? 姚开庭: 首先教师提要求:6只苹果都要吃,熊爸爸要多吃点,熊宝宝要少
吃点,熊妈不多也不少,其次让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最后进行集体验证 刘鹏:还有,周老师利用了操作法,它是幼儿建构知识的基本方法,幼儿在动手
操作中,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进行探索学习,操作主要是让幼儿感知大、中、小,提升经验。 张玲:最后教师有一个验证,交流讨论,在验证的过程中,让幼儿和好朋友说说
为什么这么分,在分的过程中,观察粗细,充分让幼儿表达自己的看法,进一步感受到了参与活动的乐趣。 刘鹏;那么今天观摩了周老师的优秀课,周老师在提问和回应上都是非常巧妙的,
恰到好处的提问和回应除了能帮助幼儿及时梳理,归纳知识,也能让幼儿更好的吸收所要掌握的内容。在今天的讨论过程中我们也梳理一下提问和回应所要注意的地方。
1. 提问数量不宜多,教师语言简练
2. 满足大部分幼儿发言的需要
3. 当幼儿无法回答问题时,教师可再说话
4. 对于幼儿的回答教师应该具有针对性的评价和提升性的小结
李万莲:在提问和回应上,我想每位教师都应做好充分的准备,一个好的问题首先要难易适度,注意科学性。提问前,教师既要熟悉幼儿教材,又要熟悉幼儿。要掌握准提问的难易程度,既不能让幼儿答不出,也不能简单地答“对”与“不对”,回应上来说,幼儿在学习和探究后最终要在教师的帮助下进行归纳,从而提炼出新的知识经验。因此,教师的概括总结是在充分观察和了解幼儿的表现并认真听取幼儿的观点后得出的,教师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再将提炼后的信息呈现给幼儿,使幼儿将零碎的经验系统化和条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