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06-14 16:03作者:王新老师
从昨天10点开始,陆续有滴滴用户和出租车司机接收到通知称,滴滴出行将从19日开始上述调整。
对于用户来说几乎没什么调整,可能还有点帮助。用户日常打滴滴出行上的出租车,有可能因此会变得容易一些。
按照该通知的说法,这次调整目的是为了“提升乘客叫车体验,减少出租车空驶”。但本质上,这是为了政府想应对每年年底惯有的一个问题:年底前司机少、打车需求多,出租车司机挑订单。
类似的事情发生在年初1月份。上海整治出租车空驶拒载,市交通委找来滴滴出行、以及强生、大众、海博、锦江等出租车公司约谈,并要求滴滴出行撤销出租车加价功能。
同月滴滴出行宣布,将在全国范围内取消出租车“建议调度费”机制,但保留用户主动给予调度费的功能。上海是在2月份落地了该调整。
针对快车、专车业务上,滴滴出行用司机分数来控制司机拒载等问题。例如滴滴快车是100分服务分,拒载将影响服务分数,司机分数过低将进入处罚期,可能一段时间内接不到订单。专车司机有个类似的每月12分的机制,司机被投诉爽约或拒载扣3分,被投诉迟到扣2分。如果12分在 3 个月里被扣完,司机将被停止派单。
在减少出租车空驶不接单上,交通部也在加强惩罚措施。根据 9 月份交通运输部公布的《巡游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规定》,出租车司机拒载、违规收费等行为,除了责令整改外,罚款也从 50 元以上 200元 以下,提升到了 200 元以上 2000 元以下罚款。
根据澎湃新闻报道,上海市交通委正在修订《上海市巡游出租汽车预约调度服务管理规定》,要求互联网打车软件不得显示乘客目的地的相关功能。也就是说,届时滴滴司机将在接单后才会获悉乘客的目的地。
网约车致乘客受伤 平台是否需要担责
编辑同志:
我的私家车在某网约车平台注册从事网约车运营服务。2017年6月的一天,沈某通过手机APP从该网约车平台上预约车辆,网约车平台指派我接单。我在开车送客途中,因疏于观察前方,碰撞道路护栏,造成车辆受损及乘车人沈某等3人受伤的交通事故,给沈某等人造成了约20万元损失。经交警大队认定,我负事故全部责任,沈某等3人无责任。我未曾购买第三者商业责任保险,而交强险不足以赔偿沈某等人的医疗费,我自己的赔偿能力又有限。请问,沈某等人可否向网约车平台主张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