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10-12 05:43作者:三水老师
(四)全面提升防灾社会治理能力
运用法律、行政、科技和宣传等多种手段,提升防震减灾社会治理能力,突出发挥防震减灾社会公共管理与服务职能作用,积极为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稳定、民生做贡献。加强对市县防震减灾工作指导和支持,充分调动发挥基层在抗震设防监管、科普宣传教育、地震应急准备等方面的作用,落实完善防震减灾责任清单、防震减灾联席会议等制度,推进防震减灾法制化、标准化管理水平。注重加强地震宏观测报网、地震灾情速报网、地震知识宣传网和乡镇防震减灾助理员(简称:“三网一员”)建设,激励调动“三网一员”在群测群防中有效发挥先知先觉作用。市县乡各级财政要建立稳定的群测群防经费渠道和长效运行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宏观观测监测网络体系,确保防震减灾群测群防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社会化和长效化,推进防震减灾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五)全面提升防灾公共服务能力
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网络技术,建立覆盖城乡的防震减灾公共服务网络平台,提供地震年度重点危险区、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等信息和震灾情景构建技术服务,提供地震速报、灾情速报、地震预警、地震烈度分布等信息服务,提供地震观测、探测数据信息共享服务,提供活断层分布、地震安全性评价、地震小区划、抗震设防参数、震害预测等信息和减隔震、工程抗震性能鉴定、结构损伤探测等技术服务。制定防震减灾公共服务产品清单,明确服务范围和服务质量,扩大公共服务受众面,建立健全公共服务机制,保障公共服务效能。
(六)推进防震减灾文化宣传能力
践行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损失的根本宗旨,树立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防震减灾理念,坚持防震减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融合,弘扬防震减灾行业精神。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建立防震减灾知识传播平台,加强重点地区防震减灾宣传,建设流动防震减灾宣传阵地,研发防震减灾宣传精品。引导社会公众增强防震减灾意识,提高应急避险技能。加强防震减灾文化宣传,推进防震减灾示范学校、社区、城市建设等,发挥防震减灾示范带动作用。不断拓展宣传方式,通过“互联网+”,建立与媒体公众沟通的有效平台和机制。
(七)全面提高震灾科技支撑能力
加强大震构造环境、孕震机理与地震预测、地壳精细结构、地震精定位、震源动力学等基础性、前瞻性和关键性问题基础科学研究。开展地震监测、速报、预警、地震区划、工程震害防御技术和地震应急救援技术等实用技术研发。强化科技创新驱动与引领,建立以省地震部门为主导、市县地震部门为成员、相关部门及科研院所参与的科技创新协调机制,完善科技评价体系,进一步提高地震科技研究与成果转化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