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06-03 13:19作者:王新老师
2、决策程序显得不足,集体负责存在漏洞。
目前,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多是由政府直接任命的,采用的是集权管理方式,存在一些国有企业负责人权力过大,各种决策集于一身,这就带来一个问题,即决策是否科学难以证明,是否符合国有企业经济利益,是否做到廉洁从业、公平公正,职工难以监督,这种现状很难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另外,国有企业在制度安排上没有很好地给企业的决策者提供一个追求长远利益的稳定期,随着不断的调整使决策者的利益与其所决策的企业的利润没有长远关系,决策者在管理上投入不足。特别是时下不少国有企业多是金字塔式的集权管理方式,决策多采取领导拍板式权威决策。有的决策者由于责任意识淡薄而忽视管理,造成个人决策、集体负责这种扭曲的决策行为,直接影响了管理效率和党风廉政建设。另外,有些国有企业经过改制,出现国有企业总公司的领导身兼子公司、控股公司数职,各种不同机构及公司的决策权往往由一人说了算,而职工甚至下属公司、分支机构的领导都无权参与决策,也不用承担决策错误的责任,这种状况难以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不仅造成了决策不科学、不规范,甚至造成决策失误,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影响了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发展,同时也由于决策的不透明,直接影响到企业党风廉政建设。
3、激励机制有些滞后,责任意识有些弱化。
调查中发现,有些国有企业管理人员自身的素质存在问题,有些领导政治、业务素质不高,领导、决策能力不强,致使决策不果断、管理松弛、事业心不强、怕担责任;还有一部分国有企业领导干部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善于使用现代管理手段和方法,不懂资本经营,不善于改进营销管理,不关心有关企业经营的法律法规,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束手无策。有些经营管理者作风不民主,独断专行,盲目决策,造成重大损失,个别领导班子成员搞不团结,内耗严重,形不成合力,严重影响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也导致企业党风廉政建设消弱。特别是由于体制上的原因,长期以来在国有企业管理实践中,很少论及经营者的人力资本开发问题,使绝大多数国有企业经营者仍与职工一样,实行基本工资加奖金的分配办法,没有与其承担的责任、风险和企业资产增值、利润实现程度等挂钩,工资收入水平偏低。在物质激励方面,激励强度不够,经营者的收入分配与激励机制之间存在一定差距,还缺乏一套有效的激励机制。在精神激励方面,经营者的工作在许多情况下还没有完全得到全社会的认可。在管理上,还缺乏有利于企业经营者脱颖而出的政策激励环境,没有对经营者起到有效的激励作用,这些因素不仅不利于国有企业领导班子能力的发挥,而且使得一些领导干部在当今市场经济下经不住诱惑,思想扭曲,不能做到廉洁自律,在党风廉政建设上出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