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12-26 08:29作者:李天扬老师
他的同学就把这个事情报告给孔老夫子。孔老夫子说:“你去告诉曾子,我不要他做学生了,他没有资格做我的学生,一点都不孝顺父母。”结果这个同学一听,他做得这么好,怎么还说他不孝顺,还不认他做学生呢?这事严重了!就赶紧把这个事情转告给曾子。(我们听故事有个秘诀。现在我们如果是曾子,觉得自己做得还不错怎么老师还不认我这个学生呢?我们这个时候怎么办呢?我们就说不认就不认,我不去就算了。行不行啊,不能这样。有时候老师骂学生,老师是考验学生的时候,所以真正的好学生,是“上等学子,经得起老师的折磨,忍耐上进。”)曾子就是这样的上等学子,曾子马上跑去找老师:“老师啊,学生愚笨,今天哪里做错了,请老师教诲。”你看越骂越去找老师,这个是“上等学者”。你看孝子,小时候,妈妈打他,他越往妈妈怀里扑。好学生也是这样,老师越骂越去找老师。曾子就是这样的好榜样。他就找夫子了,孔老夫子一看:“孺子可教也,这个学生还不错。”就跟他讲:“你学习都学呆了,爸爸当时正在气头上,拿起棍子打你,你就呆呆的站在那里给爸爸打,万一爸爸失手把你打死了,你怎么办?陷爸爸于不义啊!你是大不孝啊。”那曾子说:“我该怎么办呢?”夫子就教他秘诀了,就说了八个字:“小杖则受,大杖则走”。不是慢慢的“走”,是三十六计走为上策,就是逃跑,是最好的。意思就是今天爸爸正气头上,你看着他拿了这么大的棍子,这一棍子敲下来可能头都敲裂了。这个时候一看情况不妙,赶紧“三十六计,走为上策”,先从爸爸的眼前,最短的时候内消失,让爸爸气消一消。气消完了以后回来再赔礼道歉,再说明。千万不要在气头上还顶,那就麻烦了。爸爸今天拿了一个小小的棍子,那你就站在那里好好挨揍就好,没事。
小杖则受,大杖则走”这也是“顺承”的一个方面,不能学呆了。但是爸爸今天只是生了一点气,然后在骂我们可不能走,越走爸爸越生气,那也不行,我们要乖乖的在那里,先顺着父亲的意思去做。那明明父亲骂错了,怎么办啊?要不要马上辩解?也不要。父亲正在气头上,骂错了就错,给父亲骂是一种福分,人家父亲不在了,想找父亲骂还找不到呢?骂完了,就去做,顺承。完了以后等父亲很高兴了,然后明天后天再解释:“爸爸那哪一天事情是这样子的,不是你说的那样的。”当时父亲已经没气了,已经气过了,原来是他错怪你了。或者是父亲比较爱面子的说:“你早不说。”那也没关系,现在说正是时候,早说不是要顶起来吗。“小杖则受,大杖则走”,这个做儿女的,从小跟父母的进退应对都是一门艺术。只要对父母的感恩心,孝心升起来了,父母亲怎么骂我们,怎么不对,都是对的,“天下无不是之父母”。我们一生当中被我们的父母生到,那要知道“知恩报恩”啊,是无限的感恩啊!父母亲很穷也好,父母亲很富有也好,父母亲不管怎么样,天底下所有的父母对儿女的爱心都是平等的,都能够舍弃自己的生命都不要,为了儿女天下父母都能做这样的事情。所以我们不能选择父母,不能怪父母——人家的父母都当官的,有钱,怎么我的父母这么穷?“金窝银狗,不如自家的狗窝”。父母亲生下我们,我们所能做的是感恩父母,尽最大的努力孝顺父母,所以孝顺父母也不分有钱没钱。孝顺是在于一颗心,今天我们有一碗粥喝,我们给父母喝,我们来喝水。《蔡顺拾椹》这个故事中,蔡顺就演出这个孝顺父母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