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12-05 02:44作者:王华老师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2019考研翻译硕士百科知识——艺术1”的相关内容,希望对考研的同学有所帮助,一起来看看吧!
1.画论形与神的问题:
中国画注重气韵和神似,注重表现对象物的神态,书法艺术家所获得的意趣,至于对象物的形态反而在其次。但并不是说不要形似,因为没有一定的形态,神态也无从表现,所以艺术上常讲“神形兼备”。这里所说的“神似”,是指艺术创作的主导精神和艺术欣赏的主导趣味。
最早提出形神关系的是顾恺之的“传神论”,但真正把这一见解加以精深发挥的是欧阳修、沈括、苏轼等人。欧阳修率先提出“古画画意不画形”,并且认为“萧条淡泊”的意境比“飞走迅速”的禽类更难表现。沈括十分赞同这一观点,还说:“书画之妙,当以神会,难可以形器求也。世之观画者,多能指责其间形象位置,彩色瑕疵而已;至于奥理冥造者,罕见其人。”这正是从艺术欣赏的角度阐明画贵神韵的道理。苏轼也认为“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还说“观士人画,如阅天下马,取其气意所到”。宋代诗人陈与义与苏轼有相同的观点,他在《水墨梅》的诗中说:“意足不求颜色似,前身相马九方皋。”苏陈二人俱都强调画的神似。这些思想对后世的绘画理论和艺术有很大的影响。如元代画家倪瓒主张作画要“逸笔草草,不求形似”;明代画家徐渭也主张“不求形似求神韵”,而且创“大写意”画法。清代以后对这一理论阐述有了新的发展,石涛说“名山许游未许画,画比似之山必怪。变幻莫测懵懂间,不似之似当下拜。”所说“不似之似”正是画家所要表现的那种艺术境界。这一思想被齐白石所继承和发展,他提出画贵在似与不似之间,把绘画的真谛说的非常明白。
2.画论诗情与画意:
作为一种评画标准,是苏轼首先提出的。到了后世成为民族艺术的传统特色。情指情趣,意指意境,都是艺术家们所要表现的人生韵致,是他们与自然相通而又相融的那种精神感受。作为文学的诗和作为艺术的画,都是艺术家们表现这一感受的依托,所以中国的诗画可以结合。
诗画早期的结合,是画以文学作品为题材,如顾恺之《洛神赋图卷》即是根据曹植《洛神赋》所创作的。到了唐代,诗人为画题诗,画家以诗作画,这种情况已屡见不鲜。这种结合方式在宋代画院科举试题中还可以看出来,如当时的题目“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嫩绿枝头红一点,恼人春色不须多”,都是以诗为题让画家作画,以考察画家的构思立意是否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