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12-29 20:34作者:才子老师
“合作时不能做‘一锤子买卖’,必须重视合作的可持续性。”在对比了国外一些博物馆的成熟经验后,郑奕认为,馆校合作不能只局限于师生在博物馆内的参观学习阶段。参观前、参观中、参观后三个阶段的教育活动也应该统一规划与实施,形成完整的链条。郑奕介绍,美国史密森博物学院的“专家学者在学校”项目、国立美国历史博物馆的“让我们一起做历史”巡回项目都采用了驻校服务模式,博物馆会指派专业人员进驻课堂,指导学生确定学习方向、收集组织信息、设计制作展览、评估学习成效等。
“馆校合作项目不仅要关注学生的体验学习,也要重视对教师能力的培训与提升。”史家小学教学主任郭志滨坦言,博物馆的文物教育具有综合性和交叉性,要求很高,因而对学校老师的专业化培训有待进一步加强。
在国内,一些博物馆也开始尝试师资培训。上海科技馆开办了“博老师研习会”,目前已有268人次教师参与。该项目旨在通过观摩场馆、专家讲座及课程设计研讨等形式,帮助教师熟悉馆内教育资源,了解博物馆探究型学习的理念和做法。
此外,在采访中,有不少教师表示,承担馆校合作的相关工作不能算作绩效考核时的工作量,在职称评定时也没有多大帮助,因而馆校合作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受到影响。对此,郭志滨认为,未来的职称评定可以把承担社会实践课程作为参考指标之一,真正从制度上激发老师的参与热情。
“在促进馆校合作过程中,政府也应有更大作为,在政策上应加大扶持力度。”郑廷伟表示。
据中国科普研究所所长王康友统计,各省级行政区出台的馆校结合政策达100多项,但各地并不均衡,部分省份还没有出台馆校结合相关政策。王康友建议,国家在馆校结合政策的落实层面出台一些细则,确保政策落到实处,比如为提升学校的积极性,国家课程标准中应增加场馆学习内容,中高考题目中出现与科技馆展品或者活动相关的试题等。
“我们在博物馆里聆听历史”
——北京史家小学与博物馆走向深度融合
本报记者焦以璇
“如果说老师的课堂讲授是一种知识输入,那么孩子把自己心中的博物馆画出来就是一种输出,他们学会了用自己的眼光去看待历史、看待文化。”
“在金色的沙滩旁,有一个水下动物博物馆,陆地上的动物游客们可以戴上氧气罩,进入海洋参观。”在北京市文物局和北京史家小学共同举办的“我心中的博物馆——儿童绘画、摄影、手工作品展”上,史家小学四年级学生鲁芮伊为她的作品《水下博物馆》写下了这样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