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07-19 08:55作者:李天扬老师
四是简洁可用。“指南”应该是有关文件关键内容的进一步“阐释”,是具体如何做的“说明”,必须既简洁又可用。《指南》充分体现了这个要求。例如,关于评价指标的构建,既讲构建的四大原则,又列出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还一一说明了指标等级、指标标准值、指标权重、指标观测方法要点、指标品质要求以及不同评价对象的主要评价指标,便于使用单位根据特定的评价目的设计具体指标,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五是指引方向。《指南》特别强调科研评价的“导向”作用,即评价活动体现出的价值取向,“能够引领科研的发展方向”,“可以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确立经过实践检验的、反映事物发展规律的正确发展方向,确保哲学社会科学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明传承的牵引力、推动力”。有了正确的评价大方向,就能够合理推动评价综合改革,“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体系”,“促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健康发展”。
(作者:叶继元,系南京大学特聘教授,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国家创新基地副主任)
探索社会科学研究的客观性实质评判标准
《指南》提出,当前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应当坚持“定性评价方法与定量评价方法相结合,以定性评价方法为主体”。客观性实质评判就属于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的结合,它要求全面考察指标,对涉及诸多问题进行实质性分析和评价,主要评判被评审人的论著水平、教育背景、学术影响、学养、学术口碑、学术旨趣、学术潜力,以及学术生命力等诸多方面。
客观性实质评判的标准包括一般客观性实质评判标准和个性化(特殊性)评判标准。
一般客观性实质评判标准,包含显性指标和隐性指标。显性指标有:研究水平,重点考察的显性指标包括研究依托单位、研究课题内容、承担课题级别等;教育背景,重点考察的显性指标包括本科就读学校、最高学历学校、学位、留学国别及学校。
隐性指标有:学养,重点考察学业上的修养,主要是指文化修养和学术修养,直接的形式化指标可以用“阅读面”“知行合一”等要素来衡量;学术旨趣,重点考察其研究选题、论著的智识品位,对于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比较适用;学术潜力,重点考察年轻学者的外语能力、教育背景、学术激情等方面;学术生命力,重点考察其学术发展惯性规律,及其掌握的中外文资料数量;学术声誉或口碑,重点考察内在的、无形的学术影响,这一点无法通过外部证据证明,更多依赖于同行的口碑,可通过小范围专业人士调查获取;学术的社会影响,重点考察学术成果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在人文社科领域则侧重于学术界和社会对成果的预期能否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