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07-08 08:57作者:李一老师
记者:目前国际上通行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标准主要有哪些?
吴岩:世界各国在探索衡量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理论、标准、模式和方法。从我们了解的情况看,一般有两类标准,一是绩效评价标准,一是评估认证标准。
前者的代表是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大学排行榜、英国泰晤士报大学排行榜、英国QS大学排行榜以及国内若干有关大学排行榜等,它们描述的高等教育质量侧重于英文论文发表及引用、学术声望和学校声誉、研究经费、知名学者、校友捐助等。这些虽然重要,但不是大学教育质量的全部,也不是核心,存在一定局限性。
后者是各国普遍采用的评价标准。随着国际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运动的兴起和蓬勃发展,世界各国普遍关注“教育质量”和“质量保障”,目前全球有120多个国家成立了专门的高等教育评估认证机构,并开发适合于本国国情的评估认证工具,及相对应的质量评价标准。根据国情以及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的不同,评价标准的侧重也有所不同。从标准的核心组成和共性方面来看,评价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校的目标与愿景、政策与资源、课程、师资、学生服务、国际化、社会服务与成果转化,等等。这种模式更重视教育教学、科研与服务的过程。但是,这些标准又比较分散,使人们难以对高等教育质量形成一个整体的、有理论高度的认识与把握。
“中国特色没有必要让步于世界统一标准”
记者:此次发布的报告采用了“五个度”这一全新的高等教育质量标准,这个质量标准是如何产生的?如何把握国际等效性与本土化之间的关系?
吴岩:从2000年我们在北京做第一本高等教育质量报告开始,有一个问题一直很难回答清楚:什么是质量,怎样表征高等教育质量?如果质量只有一个标准,会陷于同质化,也不利于高校特色办学、特色发展。后来,我们在高校评估实践中尝试用维度来实现,很好地解决了定性问题的定量化,既保证符合多样化发展潮流,又可以有一定的原则和标准。
中国高等教育质量监测评估,既吸收了国际高等教育绩效评价、各国质量评估认证标准的优秀经验,更基于本国实践,进行了质量标准的独立探索,首创性地提出了“五个度”的质量监测评估标准,即社会需求的适应度、培养目标的达成度、办学资源支撑度、质量保障有效度、学生和用户满意度。“五个度”抓住了高等教育的本质与核心,这个本质与核心,就是人才培养。离开人才培养,就谈不上教育质量。“五个度”不仅是质量评估的标准,更是普适性的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它作为理论模型、测量主线,将高等教育质量科学化、系统化、直观化,能够使人们对高等教育质量形成完整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