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12-18 08:55作者:李天扬老师
中心成立后,重点做了两件大事:一是整合国内外相关领域专业力量,建立了1000余名包括多个学科领域知名专家和一线教育工作者的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专业队伍,全面参与监测的各个环节。二是研发了多学科、多领域的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指标体系与工具,解决了长期以来教育质量难以量化评估的技术难题。
监测中心先后组织全国相关领域专家,参照国际规范,拟制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的指标体系,并组织专家开发了涵盖七大学科领域的、适合我国国情的、能全面测查和评估学生学习质量与发展状况的整套监测工具。
到2014年初,监测中心组织研发的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语文、科学、品德、体育和艺术6个学科领域的监测指标体系,经过教育部审定通过。
唯分至上,一切以分数论英雄,曾是我国在中小学质量评价上的惯常做法。然而,这个“惯常做法”却越来越成为学生学业负担、学生全面发展的最大阻力。
2013年6月8日,教育部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并推出配套的《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框架》。这两个文件从5个方面20个关键性指标,综合考查学生发展状况,从而扭转了此前在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上以分数论英雄、以升学率评优劣的“傲慢与偏见”。
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行后,一套全新的“绿色评价”体系出炉。上海市等30个地区作为改革实验区,率先启用这套全新体系,为义务教育定期“健康体检”。在试点较早的上海市静安区,如今已经在各级各类教育建立起科学的标准和评价。
在教育质量标准建设上,多个领域相继实现突破。2014年4月30日,教育部公布首批涉及14个专业类95个专业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2013年1月8日印发《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暂行)》。
2014年初,一位有心人从教育部网站公布的“教育部2014年工作要点”中,发现一个与往年“工作要点”的显著不同,就是“标准”二字出现的频率陡增,从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体育本科教学技能标准、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到中小学各学科学业质量标准、高校学科专业类教学质量标准、高校各专业人才培养标准。
师资队伍迈向专业化高素质
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是师资建设强有力的政策支撑,“国培计划”着力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师德“禁令”为中小学和高校教师划出明确的师德禁行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