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09-25 23:25作者:王新老师
(三)极大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推出更多满足时代要求、深受人们喜爱的优秀文艺作品,打造“文化晋军”,更好以文育人、以文化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健全公共文化设施,完善政府购买文化机制,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深入开展文化惠民活动,推动全民阅读,组织优秀文化产品走进基层、走入景区、走到省外。引导文化资源向基层倾斜,加大文化扶贫力度,让人民群众有更多文化获得感。
(四)着力推动文化改革创新发展。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国有文化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发展多层次文化产品和要素市场。推动传统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创新文化业态,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促进文化与科技、信息、旅游、体育、金融等产业融合发展,省属文化企业集团要带头建成在全国有影响有实力的文化企业。扩大“华夏古文明、山西好风光”的影响和效应。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和文化贸易,讲好山西故事,传播山西声音,展示山西形象。
山西人民在文化自信上有足够底气,在文化发展上更应有大的作为。我们要努力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转化区、革命文化保护弘扬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创新发展区,为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作出更大贡献!
六、坚持民生优先,加强社会建设和治理
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省民生整体水平还不高,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贫困人口占比大、贫困程度深。要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促进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环,确保民生福祉提升、社会政策托底、社会治理加强。
(一)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没有农村贫困人口的稳定脱贫,就没有全省的全面小康。要把脱贫攻坚摆在全省工作突出位置,贫困地区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决把精准方略落实到识贫、扶贫、脱贫各个环节,做到目标任务细化量化实化,政策措施到村到户到人。全力推进特色产业扶贫、易地搬迁扶贫等八大帮扶工程及二十个专项行动,加快教育、医疗、低保等民生政策配套。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率,支持县级统筹整合各类涉农和扶贫资金,引导金融资金投入脱贫攻坚。严格落实脱贫攻坚责任制,对贫困县扶贫工作实行责任制“双签”。发挥好包村干部、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三支队伍”作用,落实台账管理,做实基础工作。加强督查巡查和脱贫成效考核,健全贫困退出机制。在脱贫攻坚第一线考察识别干部,贫困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主要考核扶贫实绩,用硬干部、硬作风落实硬任务。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增强贫困群众脱贫奔小康的内生动力。动员全社会力量,褒扬扶贫济困的善行善举,形成众志成城推进脱贫攻坚格局。我省贫困地区多是革命老区,我们要用当年那样一种革命精神和必胜信念,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确保稳定实现232万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58个贫困县全部摘帽,与全省同步达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