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12-12 17:07作者:王新老师
的目标要求;二要与市第四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要求有机衔接;三要注重全面性、协调性,涵盖“五位一体”建设各领域各方面;四要既坚定信心、鼓舞斗志,又实事求是、切实可行。基于此,我们提出,我市“十三五”发展的目标是:“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的国家中心城市,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在这个总的目标下,再细化提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等具体目标。
从重庆现阶段发展基础和态势看,“十三五”时期,我市经济将保持中高速增长,发展的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将不断增强。到2017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在2010年基础上翻一番,提前实现“两个翻番”。到2020年,在结构优化、质量效益提升的前提下,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将迈上新台阶,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同步提升并力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据测算,实现这些目标需要GDP年均增长9%左右。实现这些目标并不轻松,需要下大力气,但决不能搞大干快上“铺摊子”,决不能搞粗放型发展。
科学确定经济增长目标,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权衡各种影响因素,既考虑宏观环境变化,又立足重庆实际;既反映现阶段经济增长的实际潜力,又为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预留空间,尤其是满足新增就业的刚性需求。当然,经济增长目标是预期性的,不是约束性指标。预期目标是一个区间值,不是看某一年,而是看五年、看一个阶段。经济运行复杂多变,实际运行中某年可能高一点,也可能低一点,年度之间略有波动是正常的。
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要求,我们制定了“1+1+13”脱贫攻坚政策体系,要切实加大工作力度,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按照我国现行标准,确保2017年基本完成农村脱贫攻坚任务、2018年完成扫尾工作。
明确重庆发展战略定位,是科学确定我市发展目标的重要方面。发展定位包括综合性定位、目标性定位、功能性定位等,要层次分明、协调配合、有机统一。确立发展定位,既要贯彻中央要求,又要综合考虑我市发展基础条件和比较优势。重庆是中央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但重庆有别于其他地方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并存,统筹城乡区域发展任务很重。我们提出的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的国家中心城市,是未来五年我市发展的综合性定位,体现了中央要求,符合重庆实际,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内容。在经济建设领域,我们提出基本建成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这一目标性定位,以及支撑此目标的建设国家重要现代制造业基地、国内重要功能性金融中心、西部创新中心和内陆开放高地的功能性定位要求。工业尤其是现代制造业,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优势,近年来持续保持较好发展势头,必须也完全有条件加快建成国家重要现代制造业基地。金融是现代经济的命脉,也是城市核心功能之一。从我市金融业相关指标看,在建设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的基础上,有条件在全国发挥更大影响力,建设国内重要功能性金融中心,力争到2020年,离岸金融结算、跨境人民币结算、权益类和商品类要素市场交易、保险产品集中交易等走在全国前列,金融要素集聚辐射能力进一步提升,构建起牌照齐、机构多、服务全的金融体系,对经济发展促进作用显著增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这是我们的相对短板,是必须下大力气抓好的事情。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必然要求进一步聚集创新资源要素、培育发展新优势,迫切需要建设西部创新中心。开放是加快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我市开放平台、开放功能、开放型经济体系日益完善,有条件在更高水平上融入国家对外开放和区域发展新格局,建设内陆开放高地。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是中央对重庆发展的重要定位,体现的是经济综合实力和区域集聚力、辐射力、影响力等方面的要求。从我市发展态势来看,我们有信心在2020年基本建成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另外,在某些领域,我们也提出了一些工作目标要求,以明确方向、促进工作。比如,建设通信信息枢纽和互联网经济高地、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生态文明城市、人才强市、文化强市、教育强市等。
(四)以新的发展理念引领新的发展实践。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中央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深刻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五大发展理念既各有侧重,各自有丰富内涵和要求;又有机联系,具有严谨的内在逻辑和辩证统一关系。创新发展注重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协调发展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发展注重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开放发展注重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共享发展注重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共同构成了新时期科学的、创新的发展理念。重大理论创新必将引领重大实践创新。五大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是谋划和推进“十三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的基本理念。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