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10-31 21:40作者:王新老师
问题:“传统农业+打工”是老区村典型的经济模式。老区村大都在偏远的山区,在这些地方,仍然是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以锄头为主的手工劳动,多少年来生产力水平没有多大提高,生产关系没有多大进步,看不到现代农业的影子。生产力低下,生产方式落后,没有一个能支撑老区人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这是老区村的共性问题。发展不足,甚至就没有发展,这是老区村贫困的根本症结,是老区村脱贫的根本制约。只有突破发展,才能突破贫困。
建议:每个老区村都要培育起一个有规模、有效益、能吸纳家家户户参与的支柱主导产业,并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形成一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这是老区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根本途经。业兴则民富。(1)要把扶持老区村的发展作为攻坚拔寨的主要目标。
要把老区人民的脱贫致富从全面建小康的全局工作中凸现出来,作为攻坚拔寨的主要目标,重点进攻,全力突破。老区村的发展之所以没有搞上去,在过去主要是基础条件不具备。经过改革开放多年来的帮扶,老区村的基础设施同其他地方一样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水、电、路等发展条件已经具备,所以,扶持老区村应及时地由主要扶持基础设施转移到主要扶持发展经济生产上来。基础设施变化了,经济建设没搞好,这是众多老区村真实情况的写照。应当说,老区村发展产业,正当其时。(2)要从实际出发精准选择发展产业和发展项目。扶持老区村发展,关键的第一步是选准产业、选准项目,解决干什么的问题。要精准到村,精准到每一户,因地制宜,一村一品,一户一策,宜干什么就干什么。村与村之间、户与户之间,有共性,但总有不一样的地方,总是有差异,应当说这个差异就是要寻找的精准发展产业。把差异做大、做强、做优,使小差异成为大产业,就是大卖点。因此,各级各部门帮扶老区村发展,首先要对每个老区村、每个贫困户进行深入认真的研究,在科学寻找各自特色和差异上下功夫,做到一村一特色,一户一差异,走出一条各具特色的有区别的错位发展之路。各村各户都走自己的路,而不是一哄而起。当然,老区村在发展自己特色的同时,也要就共性资源,积极融入到区域经济中去。(3)要集中力量,从技术、资金上帮扶老区村把发展的产业和项目做成功。产业和项目选准了,要做成才算。老区村缺乏人才、技术、资金。因此,各级各部门要从各方面扶持他们把产业和项目做成功。从技术上指导,尤其扶持资金要精准发力,瞄准老区村和贫困户的产业和项目。集中使用,不撒胡椒面。不是其他方面的事情不重要,而是应当把有限的钱用在关乎老区人民脱贫致富的根本问题上来,抓好主要矛盾。产业发展的成功之日,就是老区人民稳定脱贫之时。应当认真吸取一些地方移民搬迁,找不下活干,造成移出穷窝拔不掉穷根的教训,就地发展,以产业留人,稳定就业,实现脱贫,无疑是一个更好的思路。在发展经济的实践中,十分重视组织和引导农民学科学、用科学,提高科技素质,真正成为发展的主人,掌握发展的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