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11-04 02:21作者:李一老师
一、当前精准扶贫工作面临的问题
(一)思想认识上仍然有偏差。一是存在“等”的心理,有的群众缺乏创业信心,懒于自我发展,主动脱贫的积极性不高,等待政府帮助解决问题。二是存在“靠”想法,有的群众坐吃山空,疏于脱贫谋划,缺乏发展良策,希望党委政府出台扶贫政策,存在靠人“扶上马”的想法。三是存在“要”的心态,有的群众指导思想不正确,曲解党委政府的扶贫政策,把扶贫当成“福利”,想要党委政府长期进行帮扶,以达到不劳而获的目的。
(二)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一是基础建设滞后。有的贫困乡村交通不便,水利设施老化失修,用电得不到保障,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不到位,以致行路难、饮水难、用电难、上学难、就医难、通讯难等问题比较突出。二是扶贫资金难以满足需求。现有的贫困乡村大都多位于深山库区一线,基础设施建设点多线长面广,扶贫资金投入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缺口较大,影响扶贫工作的进程。
(三)科技扶贫有待加强。一是农村扶贫科技工作队伍力量不足。贫困地区自有科技力量薄弱,拥有农业专业技术的科技人员少,不能满足农村扶贫工作的需要。同时,农技大专院校、农业科研机构对农村扶贫工作的专业技术指导力度不够,还有待加强。二是科技运用程度低。贫困地区受自然条件束缚,市场、技术信息闭塞,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低,科技投入严重不足,科技发展基础脆弱,导致技术推广难度大,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和转化速度慢,科技运用程度低,科技难以到村入户,贫困地区依靠科技实现自我发展的能力尚需加强。
(四)扶贫措施难以落实。一是群众自我发展能力较弱。有的贫困村经济结构单一,土地抛荒严重,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或生产大户带动和辐射作用发挥有限,持续增收能力不强。农村留守人员老人居多,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贫困总户数比例高。思想观念陈旧,科技意识不强,生产经营能力较低,缺乏致富能力和发展门路,抵御风险和自我发展能力脆弱。二是制约产业发展要素比较多。贫困农村大都处于偏远的地方,受市场、技术、信息等制约要素作用明显,农技人员比较少,普及农业技术不到位,市场信息不灵,运输成本较高,销售渠道不畅,难以推动产业发展。三是农业收益不高。农业生产周期较长,经济效益差,大部分群众不愿在农村发展,靠外出务工维持生活,仅凭扶贫干部单打独干难以发展农村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