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经据典”是“引用”这个修辞格在文言文中的具体体现。“引经”主要是指引用儒家经典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据典”又叫“稽古”,是援引古代的故事或诗文。
引经据典”都有“明引”和“暗引”的区别。“明弓丨”在形式上和白话文并无什么不同,是一看就清楚的。如:《捕蛇者说》引了《礼记•檀弓》中孔子的话;《中山狼传》中引用了“昔毛宝放龟而得渡,隋侯救蛇而获珠”的故事。
“暗引”则要细心体会。前面我们已举了《八阵图》暗引《柏舟》的例子。再举《阿房宫赋》的几句话为例。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得支撑屋梁的大柱,比从事耕种的农民还多;架在屋梁上的椽条,比正在织布的妇女还多;闪光的钉头比百姓仓库中的粟粒还多;参差的瓦缝比百姓全身衣服的纱路还多;纵横的栏杆,比全国土地上的城郭还多;热闹的音乐,盖过了街市上人们讲话的声音。)
这段描写,表面似乎只是夸张阿房宫建筑物之多和歌舞之热闹。深入一点看:多的反面是少,劳动者已经流离失所了,男耕女织的生活已经被破坏,吃的、穿的、住的都没有;热闹的反面是冷落,人民已经不敢讲话了。在这段话里,作者暗引了秦王朝横征暴敛的许多史实。当时,全国不过两千万人口,造阿房宫与骊山墓各用劳力七十万,筑长城用人力更多,南守五岭用兵力五十万,北防匈奴用兵力三十万,因此几乎所有的青壮年劳力都不能安于农业生产,这就是“多于南亩之农夫”等的真正注脚。又,秦法规定“偶语者弃市”,这便是“多于市人之言语”等的真正含义。这段描写正反两方面对比鲜明,显现出当时激烈尖锐的社会矛盾,活画出秦王朝坐在火山口上的危险景象,能够很自然地引出下文:“戍卒叫(陈涉起义),函谷举(刘邦入函谷关),楚人一炬,可怜焦土(项羽族灭秦朝,火烧阿房宫)。”如果我们再深追一层,了解到作者明写阿房宫,暗写秦王朝,明写秦王朝,实写唐王朝,就算把这篇文章大体弄清楚了。
典故引用得当,可以增加文章的说服力与内涵,收到言简意赅的效果;引用不当,则会使文章晦涩难懂。好的引用要求:①所引的典故比较流行通俗,使大家一看就懂;②典故与本文能有机结合,非常贴切。上面所举的《八阵图》与《阿房宫赋》的引用,能紧密配合诗文内容,即使读者不了解出处也不妨碍阅读(当然影响理解的深度)。反之,使用僻典,拉杂堆砌(即所谓“掉书袋”),脱离表达要求,为引用而引用,则是应该反对的。六朝时某些纤巧华丽的诗歌与骈文,北宋初期一些达官贵人写的“西昆体”诗歌,都追求用典,并以用典来掩盖其内容上的空虚贫乏,则是不足取的。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