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高等教育网 > 问答 > 正文

文言文词法的大体轮廓怎样?有何特点?

展开

发布时间: 2021-03-25 16:04

88048次浏览

1条回答

张阳旭 二级教师 2021-03-25 16:58

中国传统的语法研究,将词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虚词, 古人称为“虚字”和“实字”(虚字又称为“辞”或“词”)。实 词的特点是词汇意义具体,可以单独成句或单独回答问题。虚词 的特点是词汇意义不太具体,除了表示否定或可能的副词外,不 可以单独成句或单独回答问题。将词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是 一种很切合汉语实际的分类方法,已经为外语语法研究者所 采用。 文言文的词类,基本跟白话文一致。实词有名词、动词、形 容词、数词、量词、代词(人称代词、疑问代词、指示代词);虚 词有副词、介词、叹词、拟声词、连词、助词(结构助词、语气助 词等)。意义较实的虚词(代词、叹词、副词、介词),学术界或 划为虚词,或划为实词,都只是突出了矛盾的一个方面。我们认 为可以称为“半虚词”。 旦列举《论语》中的单音文言文词类于下。讲文言文虚词的 著作,大都将代词放在虚词之中,我们遵守这个传统。名词、动 词、形容词是幵放性的词类,我们不全部列举,而旦不收专有名 词。例字以单音词为主,基本上按笔画为序。 名词:人、刀、力、口、土、士、夕、子、女、山、川、工、才、干、 门、井、仁、义、今、公、友、天、尤、心、文、手、戈、方、日、月、木、 水、火、父、母、牛、犬、羊、王、世、礼、主、代、令、兄、弟、功、古、 市、本、末、民、玉、目、失、皮、冰、刑、列、名、地、夷、耳、舌、色、 衣、舟、位、兵、利、君、志、孝、杖、牡、狄、豆、足、身、车、邑、邦、 国、家、事、妻、始、姓、夜、官、帛、弦、所、性、政、昆、版、物、狐、 社、知、虎、肩、肱、客、帝、帅、室、信、冠、恶、勇、星、春、疾、 病 方位名词:上、下、中、内、左、右、先、后、东、南 动词:入、上、下、乞、亡、已、 弋、之、云、五、为、分、切、升、 及、反、尤、文、从、与、曰、止、比、主、仕、令、以、出、加、占、去、 〒、召、失、市、生、用、由、示、立、交、仰、伐、匡、同、合、因、在、 如、存、有、死、至、行、似、作、克、免、别、助、告、坐、望、成、戒、 忍、孝、扶、抑、忘、折、改、攻、更、束、求、没、狂、秀、见、言、佩、 使、咎、如、尚、居、念、忿、承、拒、绝、拖、放、易、语、治、沽、争、 知、舍、侮、保、俟、即、恶、勉、哀、待、怒、思、怨、拜、拱、持、指、 畏、省、能…… 形容词:久、大、小、公、少、仁、义、幼、弘、巧、正、甘、白、危、 多、好、老、利、吝、均、壮、希、良、迂、迅、速、邪、和、知、固、坦、 定、宜、忠、怪、明、易、枉、果、勇、直、空、肥、远、近、长、足、信、 厚、温、威、故、新、是、殆、甚、美、苟、泰…… 数词: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两、再 量词:尺、丈、方、秉、乘 代词: 人称代词:之、己、女、予、尔、自、其、吾、我、彼、或、某 疑问代词:何、安、孰、谁、焉、奚、盍、恶 指示代词:之、夫、他、彼、是、其、各、每、莫、斯、然、诸 副词:乃、又、已、方、不、勿、无、毋、弗、宁、必、未、亦、足、 或、色、其、固、曾、唯、犹、既、将、皆、弥、屡、亟、遂、盖 介词:于(乎)、为、及、以、自、与、在、诸 连词:且、而、则、故、如、苟、若、斯、抑、与、与其、虽 助词: 结构助词:之、所、者 语气助词:也、兮、夫、乎、尔、云、而、耳、矣、哉、焉 叹词:咨、诺、噫、呜呼 总之,古代汉语词类和现代汉语词类基本上是一致的。但 是,大同之中还有小异。古汉语词类不同于现代汉语词类的主要 特点是: 第一,实词活用现象普遍。词类活用现象,在不讲究形态变 化的语言中是一种普遍现象。古代汉语比现代汉语更不讲究形态 标志,所以词类活用现象更普遍。词类活用主要是名词、形容词 及其他词类的动化,还有动词、形容词等的名物化。(按:名物 化,有的学者另有名目。) 第二,名词、动词等都可直接充当状语。 第三,量词较少,特别是动量词起源很晚。表数方法有 差异。 第四,人称代词无单复数的区别。人称的可变性较大。有 一批表尊称、谦称的特殊词语。有特殊的无指代词和虚指代词。 第五,语气助词很发达,往往连用。没有表动态的助词。 有较多的音节助词。 第六,很多虚词多性多义,书写形式也不固定。就单个虚词 来说,与现代汉语相差很远,如文言中常用的“之、乎、也、者、 以、焉、哉、其、于、彼、夫、而、矣、所”,在现代口语中都被 另外的词替换了。 第七,有兼词现象。如:《论语•阳货》“譬诸小人”的 “诸”,是代词“之”和介词“于”的合音。《论语•子罕》 “求善贾而沽诸”的“诸”,是代词“之”和语气词“乎”的 合首。

展开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