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冯凯凯 二级教师 2021-03-25 16:25
婉曲就是委婉含蓄、绕一个弯子的意思。文言文中婉曲现象较多,按其方式与原因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利用双关,以暗示想说而不愿说或不能说的事。这种方式,多起于言情的民歌。如:乐府《子夜春歌》:“黄蘖向春生,苦心随日长。”“苦心”是多义双关,表面指黄蘖这种树的树心是苦的,骨子里指相思的苦心。刘禹锡写的民歌《竹枝词》:“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晴”表面是指晴雨不定的晴。实际上是指爱情。这种双关的原因大抵是由于初恋的羞涩与封建礼教的束缚。双关还往往用于讽刺,以增加语言的生动性,就是所谓指桑骂槐的手法。 (二)用借代、比喻以避忌讳。如《触龙说赵太后》,触龙不敢直说赵太后害了病,而是说“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不敢说太后将来有一天要死,而是比作“一旦山陵崩”。对自己将来要死,也恐怕赵太后听了不吉利,而采用借代的手法叫作“填沟壑”。运用这种手法,对上级特别是对最高统治者说话,是为了避祸;在亲朋之间则是避免刺激听话者的心理。有时,还与风习有关。如:明代陆容《菽园杂记》记载吴地的避讳说:“舟行讳 ‘住’讳‘翻’,以‘箸’为‘筷儿’,以‘幡布’为‘抹布’;讳‘离’、‘散’,以‘梨’为‘园果’,‘伞’为‘竖笠’ (三)利用讽谕以寄托本意。这也是言在此而意在彼的手法。幵始时大多用来规谏有权势的人。这样做,既可起到类比的作用,把道理说得明白具体,又不致触怒当事者。《战国策》中的很多故事都属于这类情况。有的假托自身的经历(如《邹忌讽齐王纳谏》),有的假借其他生物(如《楚策》中的“狐假虎威”,《燕策》中的“鹬蚌相争”),有的假托或引述历史故事。后来的文人喜欢借古喻今,就是这种手法的影响。如:《阿房宫赋》表面写秦,在骨子里是讽谕唐朝的统治者,它画龙点睛的地方是最后那一句话:“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有时,整篇文章不是讽谕,但其中有借古讽今的句子。如:《出师表》:“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表面是讲汉桓帝、灵帝宠信宦官而招祸,实则是警告刘后主不要宠信宦官。讽谕手法一般地用来说理时,就不属婉曲了(如《愚公移山》),正如比喻、借代在一般情况下不是婉曲一样。 (四)避免称名道姓以表敬意。古人认为称名道姓是不尊敬人的表现,甚至直接称呼你、我也是不®L于是称他人或用官衔,或用其字(平辈),或使用“陛下”(皇帝)、“足下”、“阁下”、“左右”等词代表。如:梁王将谋士邹阳下狱,并准备杀死他。邹阳明知梁王是信了谗言,但在上书中不敢说梁王怎样轻信愚昧,而只说“左右不明”,把责任推到周围人的身上。《中山狼传》中,东郭先生不敢说“指示”赵简子,而说“指示夫子之鹰犬”,也是这种修辞手法。在封建社会中还有一个怪现象,即与本朝皇帝的名字相同的字不准在书面上出现。如:唐太宗叫李世民,唐人的诗文便不准出现“世”字、“民”字。所以,柳宗元《封建论》中的“世”字都说成了“代”字,“民”字都说成了“人”字。有时,甚至连专有名词也加以改篡。汉朝有个恒山郡,后来因为汉文帝名刘恒,为了避讳便把恒山改为常山。 (五)用其他转弯抹角的暗示办法。这种婉曲手法在古人的外交辞令中最为突出。如《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殽之战”中就有这么两段。一段是郑国发现驻郑的秦军想作内应攻打郑国。 便派人向驻军头头说:“吾子淹久于敝邑,唯是腩、资、饩、牵竭矣。”翻成现代话是:“您长久驻扎在我们这里,可惜我们这儿的干肉、食粮、鲜肉、牛羊都快完了。”骨子里的意思是要逐客,请秦国驻军滚蛋。还有一段是秦军被晋军打败以后,秦军统帅对追赶他的晋军说:“三年,将拜君赐。”表面意思很婉和:“过了三年,将要来拜谢您的恩赐。”实质是三年后再来复仇。《左传》中“行人”(外交使者)的辞令就更具有这个特点了。
展开全部
收起
赵驰翰
三级教师
1个回答
张昊嘉
高级教师
1个回答
王娅欣
二级教师
1个回答
李涵柳
三级教师
1个回答
李飞宇
二级教师
1个回答
王丹蝶
三级教师
1个回答
冯琳芳
高级教师
1个回答
冯凯凯
二级教师
1个回答
于静曼
高级教师
1个回答
包韵梅
高级教师
1个回答
李秀竹
一级教师
1个回答
王运洁
正高级教师
1个回答
鄂晨旭
一级教师
1个回答
于乐然
一级教师
1个回答
赵以蕊
高级教师
1个回答
张翔宇 | 正高级教师
王曼梅 | 高级教师
王清婉 | 高级教师
赵俊健 | 一级教师
赵骏祥 | 二级教师
树冷松 | 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