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12-04 17:05作者:李一老师
劳动光荣、懒惰可耻
教学分析:
《劳动光荣、懒惰可耻》这一课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思想品德教材第五册第十一课,课文通过熊哥哥的勤劳和熊弟弟的懒惰进行对比,来说明:辛勤的劳动可以获得幸福,是光荣的,而懒惰会失去一切,是可耻的,使学生懂得美好的生活要靠劳动来创造,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劳动的优良品质。
这一节课所处的单元是一个以勤劳节俭为主题的教育单元,但各节课承担的任务不同。第九课和第十课教育学生主动承担家务劳动,学做家务活,第十二课教育学生懂得劳动不分贵贱,第十三课教育学生勤俭节约,而本课的教学主要是针对现代生活中,由于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学生对劳动的意义认识不深,产生懒惰的情绪而设置的。
结合本课特点及大纲对三年级学生劳动教育的要求,从提高学生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指导道德行为这三个方面来考虑,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如下: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理解本课内容,懂得劳动光荣,懒惰可耻这一道理,知道应该自觉地劳动才是真正的光荣。
2.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对懒惰行为的憎恶。
3.行为目标:能不畏辛苦,主动参加各种劳动。
教学重点:教育学生懂得劳动意义,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优良品质。
教学难点:使学生养成从小热爱劳动的优良品质。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制作教学软件和投影片
2.组织学生演一演课本中的小品
3.让学生了解爸爸妈妈的劳动心得
二、说教法
现代思品教学研究证明:学生有目的的主体活动是促进道德内化,提高其思想素质的关键,因而,我根据教材内容和儿童道德认识形成的规律,以启发式教学理论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论为指导,采用以下教学策略,较好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1.主动参与的策略
我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让学生上讲台发表意见等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知识的形成,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
2.比较明理的策略
通过图片的比较、设疑的比较、板书的比较,使学生形成深刻强烈的道德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