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11-11 15:47作者:李一老师
进入新世纪,中央军委进一步充实完善新时期战略方针,确定把军事斗争的基点放到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上,并确定了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建设目标。胡锦涛明确了新世纪新阶段军队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力量保证,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坚强安全保障,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有力战略支撑,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的历史使命。
按照履行使命任务和信息化建设的要求,解放军在体制编制调整中,突出了联合作战体系建设的主题,把优化结构、理顺关系作为重点内容,强化军委总部战略管理功能,组建战略规划部,改编设立了总参信息化部和军训部。按照推进新型作战力量建设、优化各军兵种规模结构、改革部队编组模式的思路,突出陆上群队、海上编队和空中编队建设,逐步提高部队模块化编组和合成化使用水平,努力形成三军联合、体系健全、机制完善的联合作战指挥体系和精干、联合、多能、高效的作战力量体系。陆军部队按照机动作战、立体攻防的战略要求,加强数字化部队等新型力量建设,优化部队编成结构,积极推进由区域防卫型向全域机动型转变;海军按照近海防御的战略要求,形成由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航空兵、陆战队和岸防部队等组成的作战力量体系;空军按照攻守兼备的战略要求,加强以侦察预警、空中进攻、防空反导、战略投送为重点的作战力量体系建设;第二炮兵按照核常兼备、精干有效的原则,提高快速反应、有效突防、精确打击、综合毁伤和生存防护能力构成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从而在体制编制上,顺应了世界军队的发展潮流,体现出了现代军队的编组特征,为军队的转型创造了条件。
军队体制编制与使命任务变化、作战思想更新、武器装备发展相适应,是军队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体制编制调整改革,既是武装力量管理方法和作战力量体系编组思路的体现,也是提升军队战斗力、引领军队现代化发展的措施。回顾“文革”后我军体制编制调整改革的历史,可以清晰地看出:解放军体制编制调整改革,始终围绕党所确定的国防和军队建设目标任务而展开,始终围绕军事战略方针的贯彻落实而展开,始终围绕解决制约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而展开,始终围绕构建适应现代战争要求的军事力量体系而展开。
党的十八大确定,建设与中国国际地位相称、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所确定的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方案,把深化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作为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明确了推进军队领导管理体制改革、健全联合作战指挥体制、完善新型作战力量领导体制、加强信息化建设集中统管和优化军队规模结构、调整各种比例关系、按照不同方向安全需求和作战任务改革部队编成等任务。这些任务和措施,既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军体制编制调整改革历史经验的总结与升华,更是直面现实、着眼未来,通过解决制约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全面提升军队现代化建设水平,确保解放军能打现代战争、打赢现代战争的根本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