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09-21 11:20作者:王新老师
,目的在于实现与行业的无缝对接。
“确实感觉招到了想要的学生”
冯程豪是杭州师范大学2016级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高考前,他参加了多个自主招生考试,包括“北约”和“华约”,不过都因为门槛过高,没有进入笔试。给他印象最深刻的却是杭师大电子商务专业的“三位一体”招生面试。
“三位一体的自主招生模式与其他任何的考试都不相同。它考察的不仅仅是考生的学习能力、对会考科目的认真程度,还考察考生的思维能力和对待问题的方式。”他最终也选择在杭师大的电子商务专业就学。入学后,他多次在文章里谈及“三位一体”考试对他产生的影响:“‘三位一体’的考生是幸运的,是在自己给自己选择专业,比普通考生多了一条道路。”
对考生而言,多一条通往高校之路,是最大的吸引力。
“三位一体放在提前批录取,有些考生在分数出来后,感觉一本线上不了,就会马上利用三位一体来填报。有些考生觉得肯定能上第一批,可能放弃三位一体,直接在第一志愿填报浙江工大,这样可选专业更多。”浙工大招生办副主任朱成康对《中国新闻周刊》分析,甚至有考生同时参加多所学校的“三位一体”考试,手里多了几个“筹码”。
浙工大学生处副处长周小斌也认为,对于考生来说,“三位一体”最大的好处是避免高考发挥失利失去了选择的机会。浙工大连续三年对“三位一体”的招生情况的统计结果是,通过这一方式录取的学生,有22%没有达到统招批次线,分差最高三十余分,未达到学校投档线的高达54%。
但周小斌说,浙工大并不担心生源质量。“三位一体报名也有门槛,需会考成绩11个A,全省大约只有一万人左右,因此他们的基本文化素质是排名前列的。”
浙工大为此进行了连续几年的“对比调研”:每年从“三位一体”招录生与普通招录生中各随机抽取100名学生,从入学成绩、大学平均学分绩点(绩点:根据每门课的成绩计算而得,60分绩点为1,每增加1分增加0.1个绩点,100分为5个绩点。平均学分绩点是将分数换算为绩点,之后按学分加权平均分方法计算)、排名前20%的人数等方面对比调查。
结果显示,“三位一体”招录生的高考分数偏低,但入学一段时间后,整体稳定在中等偏上,比普通招录生的成绩绩点高出约8%;2016年,文科生的入学分数排名在前20%的只占10%,理科生不到6%,但入校一两年后,人数分别提高到26%和22%。
经贸管理学院2016级学生徐西蒙就是如此。他的高考成绩只有575分,而工商管理专业当年在第一批录取最低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