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管理要顺应客观规律

更新时间:2018-10-16 02:31作者:才子老师

    1、顺道

      中国历史上的道有多种含义,属于主观范畴的道,是指治国的理论,属于客观范畴的道,是指客观经济规律,又称为则、常。这里用的是后一含义,指管理要顺应客观规律。

      《管子》认为自然界和社会都有自身的运动规律,天不变其常,地不易其则,春秋冬夏,不更其节。(《管子?形势》)社会活动,如农业生产,人事,财用,货币,治理农村和城市,都有轨可循,不通于轨数而欲为国,不可。(《管子?山国轨》)人们要取得自己行为的成功,必须顺乎万物之轨,万物按自身之轨运行,对于人毫不讲情面,万物之于人也,无私近也,无私远也,你的行为顺乎它,它必助之,你的事业就会有其功,虽小必大; 反之,你如逆它,它对你也必违之,你必怀其凶,虽成必败,不可复振也(《管子?形势》)。

      司马迁把社会经济活动视为由各个个人为了满足自身的欲望而进行的自然过程,在社会商品交换中,价格贵贱的变化,也是受客观规律自然检验的。他写道贱之征贵,贵之征贱,人们为求自身利益,以得所欲,任其张,竭其力,各劝其业,乐其表,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民自来,不求而民出之,岂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验邪?对于社会自发的经济活动,他认为国家应顺其自然,少加干预,故善者因之,顺应客观规律,符合其道,乃治国之善政(《史记?货殖列传》)。

      顺道,或者守常、守则、循轨,是中国传统管理活动的重要指导思想。

    2、重人

      重人是中国传统管理的一大要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重人心向背,二是重人才归离。要夺取天下,治好国家,办成事业,人是第一位的,故我国历来讲究得人之道,用人之道。

      得民是治国之本,欲得民必先为民谋利。先秦儒家提倡行仁德之政,因民之所利而利之(《论语?尧曰》),修文德以来之(《论语?季氏》),使天下之民归心,近者悦,远者来(《论语?尧曰》),天下大悦而将归己。(《孟子?离娄上》)《管子》说: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国家心须令顺民心,从民所欲,去民所恶,乃为政之宝(《管子?牧民》)。西汉贾谊说:闻之于政也,民无不为本也。国以为本,君以为本,吏以为本,国家的安危存亡兴坏,定之于民;君之威侮、昏明,强弱,系之于民;吏之贵贱,贤不肖,能不能,辨之于民;战争的胜败,亦以能否得民之力以为准。(《新书?大政上》)这些思想历代都有,逐步成为管理国家的准则。

    为您推荐

    2019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养老金新政策,要提高养老保障水平

    《关于2018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9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要求,提高养老保障水平。从2019年1月1日起,按平均约5%的幅度提高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

    2019-06-13 04:57

    如何在另类面试问题中胜出

    在面试中,有些考官会先提一个不甚友好的问题,或者劈头浇你一盆冷水,让你在委屈和激愤中露出本色。在他看来,击溃你的心理防线,才能筛选出有心理承受能力的智者,找到能面对压力的新鲜血液。要想在压力面试中胜出,只能学会绕开陷阱,奋战到底。

    2019-06-08 03:00

    面试紧张时应该怎么办

    面试是进入公职机关的最后一道主要的门槛,因此可以说每一位进入面试的人,心里就像绷住一根弦一样,也就是说每位考生,都会以高度的精神状态去抓住这次进入角色的机会。出现紧张、焦虑的心情也是不可避免的,只有认识了解,才能完全的克服。

    2019-06-08 02:58

    面对变故 学会自我解嘲

    面对降级、减薪、甚至解雇、离婚、丧子等变故,许多人反应过度,很长时间缓不过劲儿来。而有的人却能很快度过,重返正常的生活轨道。其决定因素是一种特殊的心理素质:心理复原力。有了它,人们不怕挫折;而缺少它,会特别害怕受伤害,不敢付出行动。

    2019-06-06 03:12

    办公室里该与不该谈论的话题

    办公室是一个充满原则、纪律,讲求策略的场合,更是一个充满利益冲突的是非之所。既如此,办公室里谈个人私事是否妥当呢?网上调查显示,尽管九成以上的人认为“办公室里隐私不宜说”,但是她/他们又同时承认有在办公室里谈论涉及私人感情、家庭关系、同事喜恶和上下级关系等隐私性内容的行为。

    2019-06-06 03:10

    面试自我介绍的几大原则

    应聘到外企或其他用人单位时,求职者往往最先被问及的问题就是“请先介绍介绍你自己”。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求职者一定要慎重对待,它是你突出优势和特长,展现综合素质的好机会。回答得好,会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2019-06-01 03:19

    外企面试必须要注意的五“必要”

    到外企面试前,仅仅准备好一份简历是不够的,还要提前做好面试前的“功课”,这样面试通过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

    2019-06-01 03:16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