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06-08 21:27作者:三水老师
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
银监会北京监管局
2017年3月26日
目前,上海的商住物业整顿由闵行区和嘉定区先行试点,上海其他城区还没有具体的整改细则出台,开发商也都在观望。
“商住房”失去居住属性市场供应结构受影响
据一位在建的商办项目负责人透露,他们需要在3月底之前,拆除隔墙、上下水管道和煤气管线;同时,层高4.5米的单元将不再允许建设插层,从而杜绝“LOFT”的出现,这意味着整改后此项目基本失去了居住功能。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此次上海闵行和嘉定等区的试点实际是对以往政策的响应。
严跃进说:“后续此类物业可能不再被定义为商住两用房这样一个概念,而是重新被划为商办类物业,这样之后实际上与住宅的居住属性就没有太大的关系了。所以某种程度上可能会改变住房这一类的供应端问题,这对整个市场的供应结构改变会有影响。同时对房企现有的酒店式公寓销售也会产生相应影响。”
“限购限贷”之下的“擦边球”未来还有戏么?
事实上,商办物业变成具有居住功能的物业销售在上海持续多年,已经是住宅市场的有力补充,多年来受到限购人群和投资者的追捧。商住两用房被视为“限购限贷”政策之下的“擦边球”产品。2016年全年,上海土地市场卖出的87宗土地中,商办地为49宗。而此次整改打破了政府、开发商和购房者多年来形成的默契。那么,未来商住房是否还有打民用擦边球的可能?
严跃进认为:“对于已经购买这类商住房的,后面的政策会积极引导这类物业朝着住宅属性去转变。当然这种转变背后还要考虑一个问题,就是要征收相应的土地出让金费用,主要是向开发商收取,而不是像购房者收取。对于已经形成大型社区的商住房来说,后期会考虑对这类住房进行调整,使它成为普通商品住宅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