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06-13 13:44作者:王华老师
在中国历史上,“清白”一直是重要的家训族规。北宋范仲淹的族人建立的会讲堂,特意悬挂“清白”的匾额。司马光在《训俭示康》中开头便讲,“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吾性不喜华靡”。南朝梁贤相徐勉“遗子孙以清白”。唐朝名相房玄龄的父亲很崇尚这种“清白家风”,“人皆因禄福,我独以官贫,所遗子孙,在于‘清白’耳。”房玄龄继承了这种“清白”,铸成了“贞观之治”的家国辉煌。宋代包拯在《家训》中写道:“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坚守高洁之风。四川《唐氏族谱》要求:“一切严禁,庶免他患,由此家法肃而家声振,乃不失清白之家规也。”《洪洞韩氏重修家潜》收录的《垂教遗言》中也强调,“唯以清白传家,为我子孙贻安悠久之计”。老一辈革命家毛泽东、周恩来、陈云等,不仅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而且是我党我军优良传统的开拓者。他们对自己严格要求,对亲属子女严加管束,那种激励人心、震撼人心的清廉之举和高风亮节,成为家风、家规的楷模,更是我们党的巨大精神财富。“清白”是厚重的传统家风,也滋养了源远流长、厚德载物的中华道德体系。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涵养好的时代家风,让千千万万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涵养好的时代家风,让政风清明、民风清美,全社会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社会环境。
二、建议在乡镇农村开展重视良好的家风、家教的氛围营造。
一个家庭是否具有一个良好的家风家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时代的发展,独生子女增多,许多家庭往往由对下一代的严格教育变成了对下一代的溺爱,良好家风、家教在农村家庭中也随之淡化。加之部分农村家庭成员素质不高,社会风气不好,难以形成良好家风、家教。良好的家风、家教是一个孩子健康成长保证,是一个家族一代又一代人健康成长的保证。家风作为一个家庭或家族长久形成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理念、价值观和人生观等,通过家长、长辈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在不知不觉的日常生活中塑造出下一代的高尚品格,高雅举止。家风、家教的含义虽然不能等同,但它们的共同点就是在最小社会环境中对下一代最初的教育,而且更多是对孩子健全人格的教育。良好的家风和家庭道德,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熏陶滋养着人们的心灵。它既是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道德的微观载体,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的直观体现。优良家风让核心价值观根植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体现在人人躬行中,精神上“深入”行动上“浅出”,并由此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活力。家风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抓手,当前,我们要深入建设新时代的家风文化,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中生根,在亲情中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