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06-06 17:23作者:才子老师
十六大以后,混合所有制开始在国企中进一步实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重大改革带来了新生机,新的管理体制以“权力、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和“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为核心,政府开始放开直接管理,成立国资委,探寻国企董事会制度,鼓励民资、外资等多元化资本进入,国企活力再次被释放,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加速,据统计,2013年我国已有90%的国有企业实行了股份制和公司制,其中央企的“混合所有”已经达到了52%,国资与民资、外资的混合进一步加深,国企的面貌开始改变,逐渐成为经济重要的盈利主体。
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我国进一步承认混合所有制给国有企业带来的转变,并将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提至基本经济制度的层面,“管资本”、“员工持股”等新的激励将继续加快混改的步伐,完全竞争类国企将继续放开,各领域混改将继续深入。
其次,积极推进国企混改后,国有企业不再是低效率的代名词,效率有所提高。
国企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从萌发到受到如此重视,与国企效率的提高有关系。从当前国企的经营状况、生产率水平和利润率状况看,上世纪90年代国企困境留下来‘国企就是低效率’的印象已经不符合现实。近期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刘小鲁和聂辉华撰写的国内首份国企混改研究报告中就提到:“国有企业已经不再是低效率的代名词,一些国有控股企业,尤其是央企,其经济效益甚至好于一些民企,至少总体上国企和民企之间的效率差距在缩小”。这一结论是来自于对我国国企利润率和生产率的现实测算数据,报告中指出,2013年我国国有控股企业利润率为6.62%,而其他类型企业的平均销售利润率为5.25%,略低于国有控股企业。2013年国有控股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为98.62万元/人,而国有独资、私营独资企业和其他内资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分别为90.47万元/人、80.15万元/人和71.38万元/人,国有控股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既高于国有独资企业,也高于其他内资企业。另外,1998—2007年间,国有独资、国有控股企业的平均全要素生产率(TFP)分别为1.28、1.36,外商独资或控股企业、私营企业的平均全要素生产率(TFP)分别为1.44、1.39,国有控股企业效率与私营独资企业相比差距较小。
除此之外,报告还得出两个重要结论:“一是效率和国有资本比重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即效率会随着企业国有资产比重下降而先升后降的倒U型变化趋势;二是国有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效率高于民营企业的原因是市场势力和贷款优惠政策,其中,市场势力对国有独资和国有控股企业生产率的贡献为14%”。从报告测算的相关结果可以看出,国有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于国企经营效率的提高是有效的。反过来国企效率的提高也使得国家更加重视国企的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推进,并把它提到了国家基本经济制度的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