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07-11 15:25作者:王华老师
“陪孩子做作业已经够焦虑了,难道还要批改作业吗?”近日有网友在网上爆料称,萧山某实验小学一年级班主任让家长自己给孩子批改作业,让不少家长心里很不悦,质疑老师把自己的工作转嫁给家长。
类似的现象不止一起,在此之前,不少学校也曾推行过家长在家庭作业上签字、或家长批改家庭作业的做法。对此,学校有学校的理由,一些推行家长批改作业学校认为,“家长要掌握孩子的学习情况,督促孩子完成作业。”
究竟哪一种方式更有利于促进孩子的学习?本报采访了两位学者,共论学校和家庭教育的关系。
●观点一
家长批改 激化家庭矛盾
熊丙奇 图片来源:北京晨报
熊丙奇(著名教育学者)
相对于“家长批改家庭作业”引发了批评和争议,另外一种类似的举措则获得了很多网友的点赞,即有地方教育部门发出倡议,“如果孩子晚十点后还没完成作业,可以选择不做,只要家长郑重签字,第二天递交给老师即可。”
这两种方式看似完全不同,其实有内在的联系,都是把“减负”的皮球踢给了家长。从现实的情况来看,也都有不得不让人重视的后果。如“签字不做作业”的倡议,家长真的会让孩子不做作业早点儿睡觉吗?如果大部分家长都有这样的理性,那么也不会存在孩子睡眠不足,疯狂的补课热了。另外一种“家长批改作业”,也很容易导致孩子做错的题必须得重做,直到全部做对了为止,这都是显而易见的,学校或者相关的教育机构不可能不了解,但仍旧要做出这样的举措,与其说是为了孩子的学习,倒不如说是为了保障学生的成绩、或者把自身的教育职责甚至“减负”责任,推给了家长。
给孩子减负,要少一些形式主义,多一些实质作为。就小学生的作业而言,更有效的做法是,不要家长批改孩子作业,也不需要家长给孩子作业签字。要求家长给孩子作业签字,其实就是在给家长布置任务,同时也把家长和孩子的关系,变为成绩关系、作业关系。应要求家长引导孩子自主作业,保证孩子晚9点或者10点睡觉,作业的事交给学校、老师。这有助于家庭教育回归,减轻家长的作业焦虑。
可能学校有自己的理由,比如有学校表示“家长要掌握孩子的学习情况,督促孩子完成作业”,也有人认为“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责任更重,家长应该负担更多的教育职责”。但殊不知,这样的观念,其实是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混同一体了。
确实,家庭教育很重要,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甚至比学校教育更重要,但必须分清楚,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不同的,这种做法,直接导致家庭教育变为学校教育的附庸,家长变为孩子的作业监督员、辅导员,也令家长不堪重负。
去年,有地方教育机构明确提出“不得将家庭作业变成家长作业”,教师不得布置超越学生能力的作业,不得要求家长批改教师布置的作业或纠正孩子的作业错误,不得要求家长通过网络下载并打印作业,不得要求家长对书面作业检查并签字,严禁教师以增加作业量的方式惩罚学生。
孩子的成长,需要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配合,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不能都围着知识教育转,家庭教育的核心是教育引导孩子做人的教育。另一方面,许多家长本身工作就很忙,而且也没有受过相关的教育学训练、心理学训练等,缺乏指导孩子做作业、批改作业的能力,勉强要做,往往显得很暴躁,事实上也有很多家庭因为“陪孩子做作业”的问题而造成激烈的矛盾。而且,家长过度地干预到孩子做作业的过程中,也不利于培养孩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学校当然可以让家长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来,但家长要承担的更多是生活教育、生命教育、情感教育等,而不是把亲子关系变成一种功利化的分数关系、成绩关系,这也是对家庭教育职责的异化。
●观点二
家庭教育 比改作业还难
乔新生 图片来源:北京晨报
乔新生(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
随着共享经济的发展,共享这个概念,也出现了很多变形、奇怪的现象。老师上课、批改作业本来理所应当,但忽然就转嫁给了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