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06-10 22:43作者:王华老师
。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1961年1月12日,于敏接到了去钱三强办公室谈话的通知。在办公室里,“钱三强非常严肃和秘密地告诉我,希望我参加氢弹理论的预先研究。这是我始料不及的事情”。
在回忆文章中,于敏讲述了自己当时的思想斗争:“我从大学开始就喜欢基础科学研究,对应用研究不太感兴趣……我从来没有想过,要去从事诸如研制氢弹这样一类大系统科学工程的工作……我国当时正处于遭受天灾人祸,苏联撤走专家,国民经济非常困难的时期,中央仍下决心要坚持搞原子弹和氢弹。钱三强先生在这个时候找我,要我参加研究,我深知这件事情的重要性。”
短暂的思想斗争以后,于敏接受了这项沉重的使命。“面对这样重大的题目,我不能有另一种选择。”于敏说。
但即便如此,他依然心有念想:“等突破氢弹原理,我国自己有了氢弹以后,再回去搞基础科学研究。”
此时的他不会想到,他的一生,从此和中国核武器研究紧密相连,再也无法分开。
1958年6月21日,毛泽东在军委扩大会议上说:“原子弹就是那么大的东西,没有那个东西,人家就说你不算数。那么好吧,我们就搞一点吧,搞一点原子弹、氢弹,我看有十年工夫完全可能。”
命运的翻云覆雨手下,1961年1月12日,在钱三强的办公室里,成全毛泽东预言的人,出现了。
氢弹是非常复杂的系统,它的原理突破绝非朝夕之功,需要大量的计算。当时我国设备落后,仅有一台每秒运行1万次的计算机“104机”,而且95%的时间分配给原子弹计算,只有5%的时间留给氢弹。于敏和小组成员每人一把计算尺,废寝忘食地计算,一篇篇论文交到钱三强手里。从1961年到1965年,小组成员完成论文69篇,对氢弹的很多现象和规律有了深刻认识。
然而氢弹原理依然深藏闺中。一条条途径被提出来,经过小组成员仔细的讨论、计算和分析,又一条条地放弃了。如果无法实现原理突破,制造氢弹就是水中捞月。
1965年9月底,于敏和50多名科研人员抵达上海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该研究所有国产最新型的J501计算机,运算速度达每秒5万次。他们此次来上海的任务,是完成加强型原子弹的优化设计。
加强型原子弹虽然含有热核材料,但是热核燃烧不充分,只起加强原子弹威力的辅助作用,并非氢弹。二机部希望通过加强型原子弹的攻关,探索设计氢弹的道路。
大家一抵达上海就投入工作,很快就提出了一些模型,并获得了大量的计算数据。然而数据表明,这些模型的聚变份额都很低,这表明其中的热核材料并没有充分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