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07-27 23:59作者:王华老师
与此同时,学校坚持协同创新,作为核心单位参与了京津冀高端制造共性关键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现代服务业协同创新中心、中国-东盟区域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等各项工作。建设了现代设计与文化研究中心、美国研究中心、越南研究中心、中国高铁发展战略研究中心、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事业研究培训基地。相关团队参与的两项高速列车车体设计在高铁建设中得到运用并获“中国创新设计红星奖”。与康奈尔大学联合成立了“科技与社会创新国际中心”。“歌德及其作品汉译研究”成功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研究发布的中国和世界高校国际化排行榜(URI)影响广泛。
学校不断加大服务社会的力度,与京沪高铁、中国南车、中国北车等国内知名企业开展全方位合作,与神华集团建立了实质性“战略联盟”关系,与西门子、卡特彼勒、罗克韦尔、成飞集团、中兴通讯、攀钢集团、九洲集团、成都第三人民医院、成都军区总医院,四川省政策研究室、四川省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成都铁路局,以及唐山、常州、盐城、成都、绵阳、乐山、宜宾、资阳、攀枝花、内江等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地区开展了全面战略合作。建有国家级大学科技园(科技部认定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是国家高速列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国家重载机车车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四川省北斗卫星导航产业联盟、四川省航空发动机产业联盟等行业产业联盟成员单位。近年来,学校联合在川的轨道交通行业单位共同组建了“四川轨道交通产业技术研究院”,成为四川省首批试点的产业技术研究院之一;创建了第一个汽车零部件及注塑机产业价值链协同平台;规划了四川省成都市、遂宁市国家物流示范城市等30余个物流产业园区,主持制定了《四川省建筑抗震鉴定与加固技术规程》、《成都国家公路运输枢纽总体规划》;制定了成都、广州、深圳、昆明等城市地铁的相关标准与规范,研制的PSCADA系统广泛应用于广州、成都地铁。科技产业集团连续十一年获得四川省校产综合评比一等奖;校办产业在教育部2012年年度考评中首次获评A级,进入全国八强。先后成立了纵贯南北,覆盖京津、“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北京、唐山、常州、上海、深圳五大研究院;建有金融大数据研究院、中国公私合作(PPP)研究院;在国家级天府新区建设了天府新区研究院。建设有西南交通大学附属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学校主动对接国家战略,作为副组长单位继续对口支援西藏大学,在推动西藏大学工科和工学院实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单一学科到多学科的跨越式发展基础上,在全国率先采用“1+2+1”联合培养模式,同藏大一起联合培养“信得过、留得住、上手快、后劲足”的高水平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与藏大合作建设的“西藏大学工程应用技术学院”正式挂牌,全国首创的“1+2+1”联合培养模式并示范推广,并与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该学院;援藏工作的做法和建议得到了俞正声同志亲笔批示,这是国家领导人对学校援藏工作的再次高度肯定。2013年、2016年,学校还与《光明日报》共同成功举办了两届“中国高铁走出去战略高峰论坛”,受到海内外社会各界高度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