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09-22 03:05作者:王新老师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则坦言,改革后少量人有专车,大量人通过车补公务出行,能够将支出控制在一定范围,不会像原来那样造成“黑洞”,而能清楚算账。不过,也要警惕公车改革之后,政府机构变相向企业、事业单位“要车”。
新京报记者采访中发现,对于公车改革不少人的疑惑是:不同类别的公务员拿同样的补贴是否公平?有的公务员要频繁走访调研,定量的补贴是否够用?
对此叶青回应道,公车补贴是车改区域范围内的补贴,“比如我的补贴是每个月1690元,这是武汉7个区内的补贴,在这个范围内我自己解决出行问题;而一旦超出这个范围,相关的差旅费可以通过报销解决。”叶青称,县级单位在车改中往往会划定区域范围,在此范围内由补贴金额承担出行费用。
汪玉凯也称,车补很难按岗位、工作类别来划分,公务员的岗位不断流动,具体工作难以把握。此外车补应该考虑经济发展水平,一般来讲,经济相对发达的,车补也应该相对高一点,应该和当地生活水平挂钩,而目前西部一些省份高出发达地区的做法并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