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06-07 12:01作者:李一老师
对中国来说,调整生育政策后出现的出生堆积也可能为中国下一波经济增长创造了人口条件。
今非昔比,中国支撑出生堆积的能力大大增强。目前中国社会经济支撑能力远非20世纪60~80年代可比。但为什么我们总是怀疑中国自身的支撑能力?
郭志刚:以前一直认为放松生育政策,生育率会必然上升,这是一个弹簧理论。认为我们的生育率降低是政策压的。政策放松了,生育率就上去了。现在的问题是它真的是一个弹簧吗?政策放松后还能返回去吗?这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认识和顺应人口格局新常态
顾宝昌:最近习近平总书记讲了很重要的一句话,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我想这个也适用于我们人口研究。概括来说,目前中国人口的新常态有四个特点,一是生育率长期走低,二是老龄化日趋严重,三是城市化不断上升,四是流动性趋于频繁。在这个新常态之下,我们人口学者必须用全新的思路来开展全新的人口研究。
现在人口生育负增长已经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1980年9月中央公开信中明确指出:“到三十年后,目前特别紧张的人口增长问题就可以缓和,也就可以采取不同的人口政策了”。三十多年过去了,中国人口形势发生了重大转变,一孩政策早就应该终结了。一孩政策,应该说是一个应急政策,不是长久之计。
我们现在的生育水平虽然大家还有争议,但是实际上已经低于世界上绝大部分的国家。如果这样的低生育率不改变,到本世纪中叶,中国一半人口在45岁以上,年轻劳动力将持久性大幅下降一半多,只有一孩的60岁老年夫妇将超过50%。
汶川地震已经惨痛地表明了独生子女家庭的脆弱性,而且中国是世界上出生性别比失调最严重也最久的国家。这些都将在不远的未来给我们带来严峻的挑战。
王丰:在中国生育率的实际水平到底是多少这个问题上,官方和学界一直有分歧,而且分歧很大。根据不同数据做出的测算,中国的实际生育率水平都在非常低的水平上。
这样下去,中国在20年内会从五个劳动年龄人员养一个退休人员下降到两个养一个,在金砖国家中最低。人口负增长惯性会在长期显著影响中国的经济社会各个层面。在低生育率和老龄化加速的情况下如何推动人口的研究,如何能够为正确决策提供科学的学术支持,我们人口学者负有责任和使命。
郭志刚:中国人口发展的形势到底是处在一个什么情况,这个是政府决策非常重要的原则和判断标准。比如说现在我们调整生育政策,应该是慎重积极还是积极慎重呢?哪个排在前面会导致不同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