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11-27 19:16作者:王华老师
目前我国实行以房养老有哪些困难?民调发现首先是房子产权年限问题(30.8%),其次是农村房屋无法抵押变现(21.1%),第三是养老资源短缺,服务设施跟不上(13.1%)。
接下来的排序为:家庭伦理难题(11.1%);房屋价值评估不完善(7.0%);房地产市场波动(6.5%);房屋质量不好,抵押价值小(4.1%);金融机构愿意涉足地域有限(2.8%)等。
87.6%受访者感觉 以房养老不可行,专家意见相反
目前在美国读研的江帆介绍,以房养老在美国实行15年了,有其实施的现实基础。首先,老年人容易成为房子富翁,现金穷人,子女独立后,有现金养老的需求;其次,国外的房产价值评估和保险金融体系相对健全,排除了人们对风险的担忧;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美国的房产不算支柱产业,年轻人奋斗个5到7年就可以买下一套,完全没有必要等着老人遗赠。
而国内无论从观念上、硬件上还是配套体系上都不完备,‘以房养老’在现阶段只能是适合少数人的养老方式。江帆说。
虽然调查中多达87.6%的受访者感觉,以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以房养老并不可行。但是多位专家对这项养老措施表示了明确的支持态度。
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经济系博士生陆明涛认为,对于不少人担心以房养老的家庭伦理问题,如果按照国际惯例开征遗产税后,以房养老将成为子女欢迎的养老形式。在一些国家和地区,遗产税往往是高税率的,以至于房产对于子女没有太大的吸引力,而父母将住房反按揭给银行,将减少子女向父母支付的赡养费用,减轻子女的负担。从中国的发展趋势来看,遗产税开征应该只是时间问题。
‘以房养老’只是众多养老模式中的选择之一,非强制性,也替代不了全面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建设。乌丹星说,是否以房养老是房屋拥有者的权利,不是政府的权利也不是子女的权利。她提出,没有房子的人不涉及以房养老,有钱的人不需要以房养老,以房养老最适合部分中间夹心阶层的老人,他们有住房,但是手头缺乏现金。有的地方,这部分老人可能有两三套房,拿出一套来置换现金很合适;还有一部分失独老人,不涉及财产继承问题,他们可能更需要这种模式。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养老产业专家周燕珉表示,以房养老应该是解决养老问题的一个方向。它的适用范围是中产阶级以上的老人。50后、60后是目前房产的主要所有者,他们将来养老可能并不需要在市中心,就可以把自己位置较好的房子通过置换租给年轻人,自己拿着租金去郊外养老。这样对双方都有利,城市也会更加有效地运作。当然在郊外的养老设施一定要适合老人居住,环境、医疗条件、交通要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