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06-22 23:23作者:才子老师
三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旅游业要成为调节器。
《纲要》要求,“十三五”期间要基本形成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发展空间布局得到全面优化。目前我国区域发展中最大的问题是城乡之间的不平衡,而且还存在着5575万的贫困人口。众所周知,旅游业是精准扶贫和消除贫困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途径。“十三五”期间,旅游业要在乡村旅游扶贫、开发特色农业和休闲农业、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利用、建设特色旅游和服务业小镇等方面肩负起重要责任,积极推动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同时,旅游业作为融合性强、关联度高的综合产业,本身也是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催化剂,将为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起到积极的调节作用。
四是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要提高,旅游业是重要的保障。
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的基本前提是就业和收入,而生活质量的提高,精神消费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旅游业是一个对就业人员素质要求弹性大、劳动密集型、就业机会多的行业,能够创造巨大的就业空间,特别是在发展乡村旅游中,能够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本地就业和家乡创业,增加收入、走向富裕。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越来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精神消费的重要内容。所以,《纲要》提出,要大力发展旅游业,开发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红色旅游、休闲旅游、山地旅游以及生态康养等产品,发展旅游地产、养老地产等新兴服务业,提高旅游便利化,创造就业、增加收入,愉悦身心、提高幸福感,为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创造保障条件。
五是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要提高,旅游是重要途径。
旅游就是人们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提高修养、陶冶情操的重要手段,当代社会旅游更是人们自我养成、提高素质的重要途径。《纲要》指出,要大力发展红色旅游、文化旅游、少数民族旅游、科普教育旅游等,让旅游在弘扬社会主义思想、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国民思想道德素质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六是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旅游业要起到重要的推进作用。
《纲要》明确强调要倡导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十三五”期间要基本形成主体功能区布局和生态安全屏障。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生态对游客的吸引力越来越大。因此,无论是环境保护、还是生态优化,都与旅游发展有着最直接的关系。无论是宜居城市、还是美丽乡村,最终都是最好的旅游目的地。因此,旅游业大发展,必须与生态环境质量的提高同步,也必将对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产生重要的推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