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07-26 16:02作者:才子老师
直到五代的时候,有个叫孟昶的人,在“桃符”上题了两句诗:“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挂在了门的两边。这是人们习惯上所说的我国第一幅对联。明太祖朱元璋建都之后,曾下令:除夕之日,各个公卿士庶家门上都要加贴春联一副。这时的春联已经写在了红纸上。起初春联只限于官府门第,后来一般平民百姓家也都张贴。以后,过年贴春联便成了我国人民的一种风俗习惯,一直传到今天。
在邯郸,有关春节的习俗不甚相同,既有“十里地改规矩”之说,也有“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之语。更何况邯郸从东到西、从南到北距离遥远,而且四周与三省为邻,其民俗面貌自然不可能划一。但总体来说,也有一些相同的习惯。
据《吕氏春秋》记载,这种习俗大约开始于尧舜时代。其实,笔者认为,这种年代的真实性已经不可考证,而且也没有科学性。进入现代社会以来,一般地说,进入腊月后,北风凛冽,天冻地寒,万物已经不再生长。此时正值农闲时节,人们已经有了较为空余的时间。为了下一年的丰收,也为了有一个祥和的新年,人们开始打扫庭院,喜迎新年。是时,千家万户、村镇城乡一片喜迎新年的景象。盥洗炊具,打扫门窗,把春光迎进庭院;同时,掸佛阴霾晦气,疏浚明渠暗沟,开通四面八方,以求来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这种习俗,在邯郸已经成为一种固定的习俗。只是各县开始的时间不一,清扫的内容也多说多样,但本质如一。
春联在邯郸叫门对,对子,也叫对联、楹联。在许多地方,已经没有了春帖、桃符等的口语习惯,而且也没有了“桃符”、“桃板”的习俗。代之而起的是工整、对仗、简洁、精巧的对联等文化现象。
是时,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村村巷巷、府府院院、街街道道,都要精选一副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添祥和欢乐的气氛。就是一年忙碌、不得闲暇的邯郸市委、邯郸市政府的大门也都贴上了喜庆的对子,和老百姓一起共度这万家灯火、普天同庆的时光。市委书记亲切地看望离退休的老同志和普通的市民百姓;市长也走村串户,与普通老百姓共叙家常。老人祝福孩子,孩子祝福尊长,偌大的一个邯郸市,沉浸在了幸福之乡。
在邯郸,春联的种类比较多,形式也多样,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人们撰写的楹联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到过邯郸的人都知道,邯郸的楹联兼具诗、词、曲、赋等文体的特点,把汉字的声、形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在邯郸人看来,名山大川、亭阁楼台、园林景观、大千世界皆可入联,都可以把人们今天的美好生活和万千情趣表现出来。这种文化经过长期地演变和发展,已经深入到邯郸人民的生活中,并为各个领域的人们所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