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06-17 20:43作者:王新老师
按照这样的思路,校长分普通高中组、城区初中组、农村初中组等9个系列,每个系列分别“量身定制”考核办法。对无法类比的特殊教育学校等,则划定阶梯分数段,达到哪个分段,就评定为对应职级。此外,无论哪个系列,要想聘到高级职级,必须要有在农村担任校长的经历。
新的考评机制还盘活了校长轮岗交流。仅2016年,高密就有6名校长志愿参加教育扶贫,从城区学校、中心学校下到偏远、薄弱农村学校任职。5年前,姚哥庄小学积贫积弱、困难重重。青年校长周军清到任后,该校办学水平跃居全市前列,从城区回流的学生达到300多人。
“教育部门每年根据考核对校长职级进行动态调整。去年28名校长提升了职级,38人降了职级。”孙烈勇说。
那些不再适合在校长岗位上干的人怎么办呢?针对这一问题,高密市专门建立了刚性退出机制,列出违规办学等4条“红线”,对触红线者分别给予降到末等职级、退出职级甚至免除职务等处分。去年,就有1名校长受到处分被免职。
这样的校长评聘机制,既保障了校长职级能上能下、能进能出,也盘活了教育资源。校长不必担心自己的业绩得不到认可。
改变生态——
从“管”到“治”,优选校长自主办学
校长职级制改革的深入推进,激活了教师队伍,也改变了整个区域的教育生态。
“高密自推行校长职级制以来,组织部门不再安排党政干部到学校当校长,校长由教育部门统管。教育部门则积极转变管理职能,从创新校长选用机制着手,探索管办评分离,提升教育现代化治理能力。”杜启强告诉记者。
为此,高密市逐步创建了校长准入机制,配套完善后备人才培养制度、校长选聘制度、任期管理制度、校长交流制度。也正是这一项项制度,从选好苗子到提升岗位管理水平,促进高密逐步建立起了一支优秀的校长梯队。
校长结构优化了,高密市又进一步深化推进管办分离改革,在管住底线的基础上,放权支持校长自主办学。
“这项改革推开后,校长有了用人自主权、决策管理权、资源支配权,为校长自主办学解除了体制机制上的束缚。”陈余彬说。
校长自主办学,谁来监督校长行使权力呢?高密从“管”到“治”,启动了社会民主参与评价和治理学校的模式,在全市中小学建立健全“四会一章程”制度,学校办得好不好,让大家来评议。
“‘四会’是办学理事会、家长委员会、校务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分别由政府、社会、家长、教师各个层面的代表组成。‘一章程’则是指各学校建立办学章程,校长必须按章程办学。”姚灵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