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06-10 20:41作者:李一老师
这实际上说明三个问题。第一,选择率最高的是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即班队活动等各种体验性活动,这说明儿童是希望通过在“做中学”来进行道德学习,接受道德教育。第二,排在第二位的是讲故事,通过讲故事、讲寓言或讲其他人的事迹等方式理解、感悟,这就说明儿童并不反对学校教师给他讲道理,但是他们不喜欢灌输的方式,说明儿童喜欢在“听中学”,这种听是有意思的听,是鲜活的听,是接地气的听,而不是干巴巴地讲道理。第三,排第三位的是榜样教育,榜样实际上是属于“看中学”,看看那些英雄人物、榜样人物、是怎么做的,通过媒体的报道、电影、电视、教师展示等方式,学习具像的形象、行为。
总体而言,如果让儿童选择,他们实际上是希望“做中学”、“听中学”、“看中学”,反对训中学,即采取一种命令式的、灌输式的、斥责式的方式,因为这基本上是对他个人价值的否定和对其自由的一种剥夺,以这种方式来他们儿童是最不能接受的。这对我们目前学校的德育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我们可以从道德教育政策、一些具体的行动、策略等方面做一些考量,在实践的推进方面得到一些启示。
(本报记者王强采访整理)
调查者说
这个调查了却我十几年的研究心愿
孙彩平
完成这次中国儿童道德发展的大样本调查,了却了我一个十几年的研究心愿。
坦白地讲,统计结果出来前,我是有些焦虑的,担心近些年对80后、90后甚至00后的种种消极舆论为数据证实。随着整体的中国儿童道德岁月渐渐在数据中清晰起来,我的心情才慢慢放松下来,中国儿童的整体道德发展状况是良好的,他们是有传统,爱国家,尚正义,守规则,重勤奋的一代。
随着结果分析进一步深入,中国儿童道德发展中的分化问题也浮出水面,为我们提出了理论与现实的双重挑战:
在理论上,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成为儿童道德发展的经典模型,虽有不同角度的批评,但至今没有替代性的模型。这次调查发现,中国10—18岁儿童的道德推理判断的发展趋势,并不呈现阶段性上升的趋势,而是呈现逐渐分化的趋势,分化的集中期是12到14岁左右。而且,中国儿童的肯定性道德判断(应该做……)和否定性道德判断(不应该做……)模式,是完全不同的。这个结论提出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儿童的道德认知判断的发展究竟是阶段性上升的,还是分化的?是普遍性的,还是文化社会性的,甚至时代性的?是社会建构的,还是自然成长的?这需要在今后的跟踪与比较研究中进一步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