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06-10 20:41作者:王新老师
相对于正常家庭生活方式儿童,留守儿童在家庭中更普遍地感受到严厉批评甚至体罚、学业压力和经济困难的困扰;在学校更普遍存在来自学校的同学关系、学习环境、上课无趣和学校处理事情不公的困扰。
3.生活的满意度对儿童的道德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生活满意度低的儿童道德发展的各项指标都与满意度高的儿童存在明显差异。
在价值观关注上的差异:生活满意度高的儿童更普遍关注和谐、法治、诚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廉洁奉公的公共道德和勤奋的个人修养,生活满意度低的儿童更普遍关注富强、自由和敬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忠诚国家的传统美德,不影响他人的公共道德和节制的个人修养。
在道德情感上,生活满意度高的儿童在爱国情感、恻隐之心、集体责任感、自尊感和羞耻感方面,比生活满意度低的儿童表现得更为普遍和强烈,差别最大的是集体责任感和自尊感,普遍性相差30%;在恻隐之心的普遍性上差别最小,为17%。
在道德理性上,对生活满意度高的儿童更倾向于维护法律,对生活满意度高的儿童更多把社会规范作为行为认可的理由。
在道德行为上,对生活满意度高的儿童在诚信行为、家庭知恩回报行为、指出同伴错误行为、遵守公共规则行为,以及出面制止欺负并必要时求助他人的道德行为中,普遍性远远高于生活满意度低的儿童,差别最大的是诚信行为高出30个百分点,而差别最低的出面制止欺负行为的高出8个多百分点。
53.43%的中国儿童感到来自家庭的各种困扰,最普遍的是学业压力的困扰,小学六年级直到初中三年级,是儿童学业压力最普遍的时期;中学后,受学校学习环境困扰的比例明显上升,在高中二年级和三年级时最为突出。
4.东中西部儿童的道德发展表现出一定的区域差异。
在所关注的价值观上,东部地区儿童更关注文明、自由、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正义和不影响他人的公共道德,自省的个人修养;西部地区儿童相对更关注和谐、法治、敬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忠诚国家的传统美德;中部地区儿童更关注富强、平等、敬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勤劳节俭的传统美德。按规则办事和廉洁奉公的公共道德,勤奋的个人修养受到中西部儿童的共同关注。
在道德情感上:东部儿童更倾向于将爱国情感转化为对个人的敬佩,更普遍地将对他人恻隐之心寄望于好心人,更普遍地将集体责任感转化为个人局部责任;中部和西部儿童更倾向于将个人成绩作为国家的骄傲,更普遍地将集体责任感转化为带动大家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