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08-03 08:34作者:王华老师
有哲人说,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高贵。这就是说,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特质和特点。所以我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要提高贫困学生入学比例,这不仅是体现公平,更是促进公平,同时也能更多激发创新活力。
我记得我上大学的时候,吃完早饭就去图书馆抢座位。刚才去清华大学图书馆,学生们说现在还在抢。为什么?因为学习的氛围很重要。无论是来自富裕家庭还是贫困家庭,大家都能在一起竞争、碰撞,那就会激发创新。所以高等教育要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这是责无旁贷的。
学校要办出特色,要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
对学校来说,培养人是最根本的。要塑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同时还要有精神追求,这些都与创新紧密相连。
我们在创新、尤其是原始创新方面还比较薄弱。所以刚才在北大数学科学学院,他们告诉我报考基础数学的人在增多,我感到很高兴,这是一个好现象。我们要逐步从引进消化吸收、集成创新,真正走向原始创新,这就要求基础科学知识必须打牢。
人文学科方面也是如此。比如清华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前面还有“天行健”、“地势坤”,要全面去理解、去认识。中华文明当中有很多基础的东西需要我们去汲取。我上午还看了“清华简”,里面记载了战国时代的数字,比阿拉伯数字要早近千年,但是很可惜,我们没能走向世界。
大家可能读过威尔斯的《世界史纲》。他说,其实中国人很有发明能力,比如“四大发明”,但很多发明的理论成果没有走向世界。所以通过基础研究来培养创新能力非常重要。要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特别是原始创新意识,开展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教学,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注重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育工匠精神,践行知行合一。现在一部分国人喜欢购买国外消费品,当然我们需要给消费者更多选择的权利,但我也希望他们最终能够认可中国消费品。现在到了中国制造向“中国质造”发展的阶段了,必须沉下心来,全力推动中国制造迈向中高端。
我们提倡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同样学校也不能都是一个模式。我很赞赏大家刚才在发言中提到的,学校要办出特色,要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我们的部属院校、地方院校,还有民办学校都应当办出特色。有人说多样化是创新的动力。如果都是一个模式,那这个世界就失去了丰富多彩,也就很难激发真理的“越辩越明”。学生有开阔的视野,能够掌握更多的知识,不断碰撞思想火花,才能真正形成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