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07-29 08:05作者:王新老师
今天,本报在一版、五版推出本次新闻特别行动第一站北京的报道。敬请广大读者关注。
■本报记者蔡继乐施剑松
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杨丽萍终于决定让儿子上家门口这所新改名的学校。
这所新学校是北京市海淀区将两所薄弱校合并后,交由北京十一学校承办的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
新学校从2016年3月运行至今才一年多,就获得了家长的认可。“孩子感冒发烧了都不肯请假。”杨丽萍说,“家长们觉得十一学校真的把原汁原味的教学模式带进这所新办的学校。”
让北京十一学校这样的名校承办薄弱校,是近年北京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众多举措之一。
作为首善之区的北京,义务教育名校林立,但也存在大量办学条件、师资相对薄弱的学校。人民群众的要求从“有学上”向“上好学”的变化,给北京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带来新挑战。
从百姓的需求出发,北京市确立了“以新常态下的教育民生观引领首都教育综合改革”的全新改革理念。
“改革的成果要让老百姓感受得到。”北京市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苟仲文语重心长地说。
为了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北京加大市级统筹力度,各区县因地制宜扩大和重组优质教育资源,推出了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教育新地图”。
翻开这本新地图,一个个新词汇扑面而来:学区制、教育集团、集群、协作区、九年一贯制、对口直升、纵向贯通学段,等等。
如今,越来越多的北京孩子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
曾几何时,京城“择校热”高烧不退。“条子生”、“共建生”、“占坑班”,与“择校热”相伴而生的各种教育乱象,让百姓痛恨不已。
“条子生”、“共建生”,说到底是权力介入招生。敢不敢向权力开刀,根治“择校热”这个顽疾,成为检验北京践行教育民生观的“试金石”。
2016年4月18日,一条新闻占据了京城各大媒体的头条:北京铁腕取消“共建”,堵住特权入学通道。
为什么向权力开刀?力推这项改革的苟仲文说:“面对择校顽疾,我们等不起、拖不得,必须果断解决、当断则断。不断就没有出路,慢了会贻误改革时机,付出的代价将更大,会引发群众对教育改革的失望和不满。”
一个月后,北京又出台15条“禁令”,规范义务教育学校招生行为。配合招生“禁令”的推行,北京市加大了义务教育入学方式改革,首次统一使用小学和初中入学服务系统,首次实行严格的计划管理,同时提高了电脑派位入学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