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07-22 08:14作者:李天扬老师
具体到师生之间的矛盾冲突,作为学校,应该从依法治教的高度反思学校管理的问题,从心理学、社会学乃至管理学的视角重塑师生关系,从学校管理制度入手,健全相关制度,明确师生之间人与人的“我和你”的关系。除非达到法律规定下的正当防卫,师生之间发生冲突,教师都应该是克制者。同时,学校必须重视师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防止将心理问题当做品质问题处理,或者将心理问题上升为法律问题来对待。
从家庭教育的角度来看,必须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尊重他人,坦然面对批评和挫折,虚心接受来自各方的教育,学会合理表达个人意愿,确立尊师重教的意识。(作者系江苏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
不能简单把责任归咎某一方
■胡乐乐
师生互殴事件一旦发生,各种舆论迅速分为两派:要么指责教师忘记了“为人师表”,要么批评学生不懂得“尊师重教”。在笔者看来,纯粹出于个人立场和情感,在没有全面了解事实的情况下就妄下断言,把责任归咎到某一方,是站不住脚的。
师生互殴事件中,教师之所以受到指责,首先是因为现在社会上普遍认为教师不能打骂学生,甚至连轻微的体罚都不能,《教师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对此有明确规定。其次是因为教师是成年人,有理性的自控能力,而学生是未成年人,难以自控。这些说法不能说没有道理。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这种舆论氛围客观上助长了一些学生对教师的不尊敬。而指责学生的人,大多是受我国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认为教师即便打骂学生也是为了学生好,学生应该恪守为生之礼,绝对不能对教师不敬,更不能打骂教师。
当公众看到师生互殴的新闻时,一定要先搞清楚到底是哪一方引发的,切勿武断地认为一定是教师或学生的错。究竟孰是孰非,要在客观公正调查的基础上作出结论,不能简单地把责任归咎于某一方。无论是当事教师、学生、家长还有学校,事后都要理性看待、冷静地面对这类事件。校方和教育部门在处理时,一定要以事实为依据,以《教师法》和《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规章为准绳,绝不袒护任何一方,公平、公正地处理。事后,校方还应该在管理制度上进一步完善,全力预防师生互殴事件再度发生,创造“生敬师、师爱生”的良好教育氛围。媒体也要掌握适度原则,不要对这类事件过分炒作,把个案夸大到好像是普遍现象;或者在没有核实事实的情况下,就胡乱发布带有明显倾向性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