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10-28 18:36作者:李天扬老师
中国的三农问题,是它的农村人口高密度的小农经济特性。即使到了2050年,以联合国预测中国农民占总人口24%,和中国政府为保证粮食安全而设定的18亿亩良田红线估算,人均面积将是2.57亩(0.17公顷)。到时农民仍有3.4亿人,农业人口密度依然很高。1967年,孟德拉斯(Mendras)在《小农的终结》一书中,谈的就是当时法国传统小农在二战后经济转型中消失。这些小农处在经济高速增长、工业化迅速推进的时刻,不是纷纷变卖小片土地,或用自己土地加入规模大的农业合作社成为股东,或成为新式机械化农人, 或是奔向城市,身份转变成城市人口。
2006年是中国城乡关系蜕变的分水岭,这一年标志由农村支援城市转向城市支援农村。随着城市经济较高效发展,中国农民尝到城市支援的多项优惠政策,包括取消农业税,提供种粮和购置农具补贴,改善农村基础设施,规范农资市场,加强农村教育和医疗卫生,扶贫和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村经济和交通得到改善后,可预见的是全国村庄,将从现有的320多万个逐渐减少,但个别村庄规模却会扩大。
在目前阶段,对于入城农民,关键是如何协助他们的再社会化,以适应城居文化,经济领域异象,提高就业能力,并逐步解决户口制、福利和孩子教育等问题,最后达到农民市民化和城市现代化统一的目标。中国未来的小农,将会从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集中化中,寻求机会和突破其传统贫困的瓶颈;远景应是人口密度较低,民居环境清洁、节能、美观、产品多元化、拥有生活质量,能实现可持续经济和与自然生态和谐相处的新农村。新农民又将是拥有发达资讯,相对先进的环保生产概念、企业精神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为提高土地利用规模和效率,新农村政策允许农地转让、租赁、拍卖等方式经营和投资。至于如何达致较公平正义的社会可持续发展,关键是如何避免将来出现农业产权过度集中在少数人手里的问题。
未来中国农村将翻天地覆
从一个更长远的视角来看,中国农村经济的未来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我认为应该有以下四个趋势:其一是农村与城市相比将陷入相对衰落状态之中;其二是目前的农业生产方式将发生逆转,从半截子产业化向全产业化转变;其三是将有更多的农民将离开农村,中国的城镇化率将会大幅度攀升;其四是农村不再是单纯从事农业生产与农民居住的地方,未来中国农村将会增加多功能性,承载城市居民旅游、度假、观光之地。具体内容如下:
长期来看,中国农村将陷入相对衰落之中。
未来中国农村将是一个怎样的走向?是欣欣向荣还是相对衰落?有人认为目前国家加大了对三农的投入,每年增加近千亿的投入,目前仅中央政府对农村的投入每年已近万亿,国家连续出台9个每年一号文件重视农村发展,农村经济理应走向繁荣。其实例子也很多,例如中国已出现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农村城市已连成一片,城乡差距缩小,农村发生巨大变化,浙江义乌、横店,江苏的华西村、永联村等出现数个产值超亿甚至数百亿的超级村庄。但这些村庄毕竟只占诺大中国的一小部分,中国大部分的中西部农村目前陷入空心村状态,年轻人都走出农村外出打工,农村的主体居民是38-61-99部分,即妇女、儿童、老人留守农村,中国近十年来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工农差距不但没有缩小,还逐步愈拉愈大。所以整体趋势来看,相对于城市的繁荣,中国农村将会一直陷入相对衰败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