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笔者看来,中国海军的远征行动对地区格局的影响将会主要发生在东南亚、南亚与波斯湾。
虽然这次中国海军并不是到波斯湾护航,然而能在亚丁湾执行任务的舰队也完全可以随着一声令下开到海湾。况且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建成后,中国已经在波斯湾出口取得了战略支撑点。海湾各国对此显然已是心中有数。而提供瓜达尔港本身,就足以体现出巴基斯坦热切期盼中国海军进入印度洋,帮助其平衡印度海上压力的心态。此次中国海上力量首次以战斗姿态驶入印度洋,在印巴次大陆上引发的暗潮与波澜不可低估。不过,在笔者看来,受影响最大的还不是海湾与南亚这两个地区,而是中国舰队出征途经的东南亚。
这一方面是因为东南亚同样也有严重的海盗问题,在亚丁湾建立的先例完全可以适用于马六甲海峡和龙目海峡。另一方面,东南亚各国距离中国要近得多,也更加直接地感受着中国崛起带来的震动和压力。印度洋与波斯湾今后可能会时不时见到中国军舰的身影,而南中国海与马六甲海峡上中国海军的存在却是非常现实的要常态化了。曾经多次发生排华反华事件的印度尼西亚、越南等国甚至要开始考虑倘若将来再出类似事件,中国的海上力量是否会进行前面提到的第三类运用----对事件发生地进行军事干预,甚至投送地面部队上陆直接保护中国的海外投资与当地华人华侨的权益。
然而这一点却恰恰正是在强烈的受害意识氛围下,多年来一味沉迷于鸦片战争以来屈辱历史的众多国人所忽略,甚至完全未能意识到的思维盲区:那就是东南亚各国完全可能合情合理地成为中国威胁论的理想受众,完全可能非常自然地把中国视为一种帝国主义与地区霸权的来源。
海军战略与国家战略的匹配
当许多国人只记得一百多年来的割地赔款与遭欺负受气时,他们就很自然地忽略了一个事实:在东南亚的记忆里,中国曾经是一个高高在上一纸文书就可以对当地番属进行政权更迭的天朝大国,也曾经是一个激烈冲动迫不及待地准备向周边输出革命的极左路线策源地。尽管这两个形象差别很大,但显然都不可能是什么受害者。换句话说,在东南亚的历史印象里,中国是一个极为强势的形象。
在今天的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现实之下,这个印象又被进一步强化了:东南亚的人口、军力与经济总量加在一起也不过是泱泱大中华的一个零头。如果说在历史的特殊时期,东南亚的小龙小虎们仗着抢跑一度冲到了前头;那么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年来中国的高速发展已经再清楚不过地向东南亚宣布:巨龙打盹的时节过去了,随着老虎醒来,这片森林也该恢复千百年来的传统秩序了。
在这种形势下,特别是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与神舟飞天充分证明中国的实力今非昔比之际,我们需要意识到:中国已经非常强大,至少在中国的周边各国看来实在是太强大了。围绕着恢复强势的中国,一系列的地区格局调整已在进行之中。只要中国把内政经济处理好,继续把发展势头保持下去,就将自然而然地成为整个东亚与西太平洋地区的主导者。从这个高度出发,只要形势允许,中国需要的就是尽可能维持周边地区脆弱的均势,而不是打破这个均势;是尽可能维持周边地区来之不易的和平,而不是制造无必要的紧张与冲突;是尽可能地创造条件帮助周边地区适应中国的崛起,而不是无谓地使周边地区陷入对强大的中国的猜疑与恐惧。用一个政治上不见得太合适的历史类比来形容就是:中国需要的是俾斯麦一般的稳扎稳打适可而止,不需要的是威廉二世那样的怒气冲冲四面树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