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10-29 14:37作者:李一老师
但是,在由游客和旅客等形成的流动的陌生人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不但是匿名的、陌生的,而且彼此的社会交往和市场交易往往只有一次,说白了就是一锤子买卖。商誉再好,也难以带来第二次交易;商誉再差,这次交易完成了,真金白银也就到手了。这种特征带来巨大的道德和诚信风险,如果没有其他强有力约束,坑人宰客就有可能成为许多商家的选择。
旅游市场重树诚信,同样必须依靠法治和市场机制。然而,法治面临的关键难题,就是对于黑商宰客现象,执法部门的执法动力和压力机制始终难以形成。从青岛天价虾事件就可以看出,面对游客的消费投诉,相关执法部门既无动力、也无压力去处罚黑商家。执法部门不作为,等同于对黑商宰客的默许、纵容甚至鼓励。在劣币驱逐良币规律的作用下,黑商家展开比坏的竞赛,有些地方的黑店甚至用棍棒砍刀伺候游客。而借助上级行政权力组织起来的执法整顿,因为协作难度大、成本高昂,注定只能是运动式、突击式的打击,无法形成长效性的执法动力和压力机制。这种执法整顿表面看上去轰轰烈烈,但一阵风刮过之后,执法行动就会偃旗息鼓,宰客黑商又会故态复萌。因此,在依法治理的同时,还要形成奖励诚信、惩罚失信的市场机制,关键前提就是信息充分、信息透明。借助日趋成熟的大数据技术,以及高度普及的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只要政府部门有所作为,这一点已经不难做到。如果有关部门组织建立权威的信息发布平台,将千千万万商家的市场经营记录,尤其是诚信记录公开发布,再将来自政府部门、社会、媒体、同业竞争者、消费者的评价纳入信息发布平台,那么游客去到任何一个地方,查询任何一家经营户,其诚信历史都能够尽现眼底,口碑商誉一览无余。若如此,商家的诚信就会成为他们的生命线,谁还敢冒着自断财路的风险,用38元一只的天价虾去宰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