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11-18 03:00作者:三水老师
自习近平主席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一带一路”建设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此次高峰论坛的召开也是对这些成果的检阅。可以说,“一带一路”迄今的进展远超倡议之初人们最大胆的想象。这些进展不单单指一些具体项目看得见摸得着的“早期收获”,更重要的是倡议获得的巨大回响。作为迄今为止中国为世界提供的最重要公共产品,“一带一路”虽是中国首倡,但为世界共享。这一认知越来越深入人心。
此次高峰论坛发表的圆桌峰会联合公报反映了与会各方的广泛共识。从中可以看出,各方均愿致力于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国际合作,支持加强经济政策协调和发展战略对接,推动各领域务实合作不断取得新成果,架设各国民间交往的桥梁。高峰论坛发布的成果清单主要涵盖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5大类,共76大项、270多项具体成果。上述公报和清单的内容充分表明,“一带一路”正从倡议转化为共识,从共识转化为行动,从行动转化为成果,让沿线各国及其民众都有参与感、获得感。
大量事实已经并将继续证明,“一带一路”倡议不仅具有历史纵深感,而且具有未来穿透力。古丝绸之路历经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成为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而当今世界,一方面各国利益深度融合,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潮流;另一方面,“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成为摆在全人类面前的严峻挑战。从古丝绸之路汲取思想营养,打造新时期的“和平、繁荣、开放、创新、文明之路”,是中国与世界的共同需要,是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共同担当。
独行快,众行远。构建“繁荣、和平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写入了高峰论坛的联合公报。把自身发展与世界发展结合起来,把“中国梦”与“世界梦”对接起来,正是习近平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初衷,契合“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理念。个别国家和国际舆论,出于种种原因对中国推进“一带一路”仍有误解和疑虑,这并不奇怪。中国将用事实表明,中方愿发展同所有“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的友好合作,不会损害他国主权、干涉他国内政,不会输出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更不会强加于人,不会重复地缘博弈的老套路,不会形成破坏稳定的小集团,而是将开创合作共赢的新模式,推动实现开放、包容和普惠的全球化。
“一带一路”让欧亚大陆以及更广大区域的发展前景豁然开朗,中国不断提升的国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为国际包容性发展提供了更多保障。纵使前行的道路还有许多挑战和困难,中国与各国携手推进“一带一路”的决心不会改变。中方已宣布将在2019年举办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有理由相信,在新的起点上,“一带一路”建设将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不断取得新的进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强劲动力。届时各国代表再聚首,“一带一路”会给世界带来更多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