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11-18 03:00作者:三水老师
文化交流促进民心相通
高峰论坛上精心布置的中国文化细节令人感动,而这实际也是中国长久以来致力于与“一带一路”国家进行文明交流的缩影。
在语言交流、留学派遣上,2016年,中国公派42个非通用语种的1036人出国学习培训;接受17万人来华学习汉语,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有46万人通过孔子学院、孔子课堂学习汉语。截至2016年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华留学生达20多万;国家支持中国学生到沿线国家留学。
在政府合作上,到2016年底,中国已经和“一带一路”沿线的64个国家签订了政府间文化交流合作协定。中国同“一带一路”相关国家还建立了各种区域性的对话机制,比如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文化部长会晤、中阿文化部长论坛等。
在社会文化组织共建上,中国推动建立了丝绸之路国际剧院、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以及艺术节的联盟。
甚至在刚过去不久的北京电影节上,也特别设置了“一带一路”展映单元。中国电影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张宏认为,电影是民心相通的重要媒介,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中承担着文化交流的重要角色,也将成为促进不同文明、不同文化交流互鉴的使者,相信电影事业的发展将为深化人文交流、促进共同发展、推动文明进步、维护世界和平作出巨大贡献。
更不用提从历史上看,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文明交流源远流长。从张骞出使西域到郑和下西洋,无论陆上丝绸之路上的驼铃声声,还是扬帆远航开辟海上丝绸之路,中国文明与世界各民族的文明在相互学习交汇中不断丰富发展。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倡议中的理念之一。习近平在主旨演讲中概括说,“一带一路”的4年,“是民心相通不断促进的4年。”
而这其中文化交流必不可少。文化交流是民心相通的一把金钥匙,是最有效、最受欢迎的桥梁和纽带。从本次的高峰论坛到未来的“一带一路”发展,文化交流将一直继续,而“一带一路”国家民众间的友好情谊也将更加深刻,为历史留下一份珍视和平、珍视合作、珍视共赢的精神和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