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10-10 02:41作者:王华老师
从年轻时候起,巴尔扎克就是周梅森的偶像——巴尔扎克所处的是一个新旧交替、金钱至上的时代,和现在有很多相似之处。“巴尔扎克有一个观点讲得非常好,小说家必须面对现实生活,使自己成为当代社会的风俗史家;小说家的任务不仅在于描摹社会现象,还要解释这些现象的原因;小说家又必须同时是道德家和政治家。”周梅森说,“巴尔扎克的作品有一个特点,就是对社会思考的追求,这也是我这部小说所追求的东西。”
弱势群体对贪腐有切齿痛恨
在《人民的名义》中,除了描写官场,周梅森还花了近一半篇幅写下岗工人等弱势群体。“我的几乎每一部小说都会有一定篇幅触及弱势群体,这个群体我非常熟悉。”周梅森自己曾是一个煤矿工人,十几岁就在煤矿半工半读,1979年离开煤矿后,仍有很多亲戚朋友在煤矿工作。
“高楼背后有阴影,霓虹灯下有血泪。一方面,我们改革开放,物质极大丰富;另一方面,两极分化严重,这是非常可怕的。”周梅森在《人民的名义》中写到一个老工人郑西坡,工厂破产,工人下岗,他本来是帮助政府做说服工作的,但后来被贪腐官员欺压,打官司又被司法腐败压迫,为了保卫自己的工厂,他被逼无奈搞出一个群体性事件。
“这正是贪腐的可怕之处,侵害了老百姓的权益,败坏了世道人心,激起了人民的愤怒。”周梅森说,“有些无耻的腐败官员,连老百姓的救济款都贪,没有底线到这种程度。底层老百姓对腐败有切齿痛恨,我的作品就要写出老百姓的这种痛恨。”
反腐主题的文艺作品在过去十几年一度出现空白,反腐剧也在电视屏幕上消失,此次《人民的名义》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回归观众的视野。周梅森说:“文艺作品对腐败和反腐败问题的描写,也是一种监督。过去我们的文艺作品对这些群体性事件都是回避的,官僚们以为你不写,老百姓看不到,就能掩耳盗铃。”
在《人民的名义》中,一个大省的“半壁江山”都沦陷了,老书记、接班者、政法委书记、公安厅厅长、法院副院长、大型国企老总、省会城市副市长……全是腐败分子;小说中级别最高的贪腐分子更是官至“副国级”。
周梅森说:“我们写出来,不是要让人民绝望,而是要给人民希望,引导人民正确地看待这场反腐斗争。要让人们知道,像侯亮平、沙瑞金这样的肩负着反腐职责的同志,面对多么大的风险,要让老百姓相信我们。”
95后剪完片子称“重塑三观”
当周梅森刚写完3集剧本的时候,制片人兼导演李路就与他签约;为了筹拍这部“很有风险”的电视剧,李路差点抵押了自己的房子贷款,最终,投资方是5家民营企业“个体户”,而且从不干涉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