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10-10 02:41作者:三水老师
难得能够在一部电视剧中看到举着火把、打着条幅、喊着口号誓死保卫自己的工厂的工人们。这个场景在大批的国有企业被倒闭、被改制的过程中虽然鲜有所见,但足以反映了当下存在于底层的尖锐矛盾。时不时从濒临倒闭的大风厂职工口中听到对于城管的愤怒之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已经习以为常了。“黑白两道”的拆迁队,已经成为个别官府的御用工具,成为点燃社会火药桶的导火索,在全国各地到处可见,拆迁的血泪史一部震撼国人的悲痛史。剧中拆迁队居然伪装成警察强行拆迁令人大开眼界。还有现代元素,大风厂的工人们与拆迁队的交手被手机直播上网。现实版的一幕再次出现,遭人怨恨的网监请求在场的警察阻止群众拍摄。理由是“帖子删不过来了”,外媒要知道了。如此等等,从官场到百姓都在一个反腐的话题中展示各自,有这样的“尺度”,是引发关注的主要因素之一。
关键是这些在荧屏上看到的东西在日常的生活中司空见惯了。只是在严控之下,在只能高唱“正能量”之下,基本无法在荧屏上展示。如今展示了,也算是一种进步吧。
在中国(大陆)玩文字的很难。写什么需要掂量一番,要符合“宣传口径”。作品出来了,又要面对审查。七审八审,一部作品很快就被消磨掉了。
没有自由创作的空间。自由地发挥和创作,除非你的作品不问世。
像《人民的名义》这样的题材是不应该遇到任何“禁区”的。根本不应该存在所谓的“大尺度”的问题。在一个自由创作的国度,写什么,怎样写,完全是创作家们的事情。你的作品,老百姓欢迎不欢迎才是最高的标准。如果只靠几个审查官躲在房间里决定一部作品的命运,你还有什么自信而言呢。从这个意义上讲,《人民的命运》能够播出是一件幸事。
在我们这个国度,从1949年以来的过程中存在大量可以开挖的题材。例如,举世罕见的十年浩劫为什么如今成为作家们创作的禁区呢?那么多值得后人们反思的话题如今都被禁言了。周梅森先前的作品《至高利益》差点被毙,《绝对权力》经历了7次大的修改和8个月的严格审查。如此状况令人心寒啊!
当我们看到小说版《人民的名义》腰封上写着:“反腐题材作品沉寂十年,2017年横空出世,著名作家周梅森潜心八年,六易其稿。”
十年啊!一个作家的生命,一部作品的生命能够经得起几个十年呢?审查官们,你们的良心何在?你有什么权利来操持这样的生杀之事?
我看到一篇评论如此说:“人们对于《人民的名义》给予的好评更多是建立在‘难得一见’的基础上,他们的赞叹不是来自于该剧本身体现的艺术性,而是‘这也能说’、‘那也敢拍’等惊叹情绪的异化。由于这十几年来没有对比的参照物,说‘好’就显得很空洞。如果十几年来‘政治题材’领域是放开的,是充分竞争的,《人民的名义》绝不会赢得现在如此泛滥的好评,想想《1942》中,‘猫汤’都那么多人甘之如饴,不也是这样的道理吗?”